- 相關推薦
藺市鎮三年巨變成因調查
涪陵區藺市鎮近三年來社會經濟飛躍式發展,沖破了一直徘徊不前的被動局面,從一個在區內相對落后的鄉鎮躍居全區前列。這既得力于千載難逢的機遇,更是新一屆藺市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善抓機遇,開拓創新,團結拼搏,求真務實,用辛勤我智慧換來的。2001年8月,藺市鎮新一屆黨委、政府組建,當時的藺市是徒有虛名的老區、老鎮。撒區并鄉以來的近10年發展十分緩慢,場鎮也沒有多大變化,在全區46個鄉鎮單位中(包括開發區、辦事處)綜合目標考核排名在20位左右。上級領導對該鎮有看法,群眾也不滿意。二年后,藺市發生了巨大變化。2003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600萬元,比2001年的2830萬元增加了770萬元,年均增長13%;鄉鎮企業產值實現了7500萬元,比2001年的2398萬元增加了5102萬元,年均增長106%;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2168元,比2001年的1877元增加了291元,年均增長7%;財政收入實現437.5萬元,比2001年的233.8萬元增加了103.7萬元,兩年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長了43%。現已新建場鎮街道3.6公里,新增場鎮建成區面積0.9平方公里,達到1.4平方公里;高質量完成了醫院、小學、政府、糧站、供銷社、信用社、國稅、地稅、運輸公司、酒廠、榨菜廠等十多家單位的移民搬運,涪二中、食品站的搬遷正在進行之中;新建成面積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一個,修建了全區第一條步行街。藺市鎮黨委2002年、2003年連續兩年被區委命名為紅旗鄉鎮黨委,2002年、2003年分別獲區府綜合目標考核前8名、前6名。該鎮能在短時間內扭轉被動局面,取得巨大成績,筆者調查認為:
一、有一個充滿活力,團結戰斗的好班子
換屆后的新班子是藺市有史以來班子成員平均年齡最低、文化程度最高、團結協作最好、務實精神最強的班子。班子12名成員平均年齡37歲,比上屆平均年齡減少了近10歲。班子成員中,大專以上文化10名,占83%,其中本科學歷6人,而上屆11名班子成員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僅有3人。班子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政策理論水平增強,充滿了朝氣和活力。新一屆班子注重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班子成員分工不分家,注重團結合作,在這個班子,看不到內耗,大家一心一意謀發展。黨委書記任志華,思維敏捷、作風民主、辦事果斷,是難得的好班長,藺市能獲得這樣的發展,其功不可抹。黨委政府一班人,力戒空談,務求實效,如在場鎮建設上,各單位部門的建房設計都要由班子成員會審定,以保持場鎮建筑的整體風格。
二、思路清、目標明
藺市前兩屆黨委政府均提出了要創全區一流強鎮,都沒能實現。本屆黨委政府客觀地分析了原因,理清了思路,科學地制定了目標。在新一屆黨代會、人代會上,提出了今后三年全鎮發展總的指導思想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圍繞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為根本出發點,突出發展主題,抓住機遇,擴大改革開放,強化基礎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大力推動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根據這一指導思想,今后三年采取面向市場,加強農業,突出工業,重視集鎮,搞活流通,協調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其具體發展思路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以,以思想解放和觀念更新為先導,以發展作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打牢商品農業和科技興農兩大基礎,抓好村鎮建設和移民遷建,實現鄉鎮企業特別是個體私營經濟有較大突破,建好大宗農產品和集鎮配套服務兩大基地,促進鎮域經濟和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提出了今后三年的奮斗目標是:到2004年,農業總產值達到3277萬元,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468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00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300萬元,開發性移民取得突破性成效,全面完成移民新大街建設,基層組織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上一個新臺階,實現紅旗鄉鎮黨委和涪陵區一流強鎮的目標。此目標,到2003年就全面實現了,比預期提前了一年。
三、抓改革,促發展
首先在全區率先進行了村級行政區劃調整。結合村級換屆,該鎮就進行了村級行政區劃調整,比全區整體村級
【藺市鎮三年巨變成因調查】相關文章:
家鄉巨變03-03
家鄉巨變的作文04-30
井蛙成因09-01
中國巨變作文08-24
學校巨變作文08-24
家鄉巨變作文04-20
關于巨變作文05-16
重慶巨變作文04-17
家鄉巨變作文03-09
家鄉的巨變作文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