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工作情況匯報
文章標題: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情況匯報
中共**縣委組織部
(2007年6月4日)
中央、省委出臺六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長效機制(以下簡稱“六個長效機制”)以來,**縣各級黨組織以實施“五項工程”為載體,全面貫徹落實“六個長效機制”,切實抓好黨建,較好的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安仁提供了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現就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六個長效機制文件進行“回頭看”的情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經常性教育,實施黨員素質提升工程
圍繞黨員經常性教育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積極構筑以縣委黨校為龍頭,以鄉鎮黨校、農校、夜校和村級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站點為主體的縣、鄉、村三級培訓教育網絡和48個黨員教育基地(其中有縣烈士陵園、縣博物館朱德轎頂屋軍事會議遺址、唐天際將軍故居等18個紅色教育基地,坪上食用菌科技示范園、東南陽光公司萬畝臍橙基地等20個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基地,8個城鎮職業技能培訓基地),采取舉辦培訓班、上黨課、舉行報告會和印發宣傳冊子等多種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培訓教育活動。截止2007年5月底,全縣共舉辦培訓班86期,上黨課113次,印發《六個長效機制匯編》小冊子2000余本發放到各基層黨組織,通過舉行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36場,全縣10000余名黨員通過教育,進一步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增強能力和實用技能。特別是組織編寫了《點水成金的人——記共產黨員何貴平》、《共產黨人風采》等教育讀本2萬冊送發至每一名黨員手中,組織全縣黨員學習何貴平、呂金生、周名發、周文正、周衛平、侯夏生等一批黨員先進典型,學習了他們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4月12日至22日,縣委又分三批對全縣1000多名基層干部進行了系統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六個長效機制文件、《江澤民文選》章節、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人大、計生知識等內容,傳達、貫徹落實了中央、省、市精神,更新了基層干部的知識結構,提高了基層干部的處事能力。同時還舉辦了勤廉支部書記巡回報告會,在基層干部中反響很大。通過完善學習制度,結合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黨員的實際情況,有選擇地安排黨員教育內容,把黨員學習培訓和自學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業務能力素質。通過有力措施,廣大黨員干部掌握了六個長效機制文件的精髓,熟悉了基本內容,增強了貫徹落實文件要求的自覺性。
(二)全面落實“三求”,實施黨員“三培養”工程
我們在發展黨員中,堅持在程序上求規范,在標準上求嚴格,在結構上求優化,認真實施“黨員三個培養工程”,優化黨員隊伍結構。一是在程序上求規范。大力推行發展黨員培訓制、票決制、公示制、責任制,切實提高黨員發展的透明度,確保黨員發展步入規范化軌道。二是在標準上求嚴格。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細則(試行)》要求,在黨員發展中堅持做到了“六不發展”,即培養、考察未達到規定時限的不發展、未經過“政治審查”的不發展,未經培訓或培訓后考試不及格的不發展,黨內外測評推薦票沒過半的不發展,未經過公示或公示后有情況反映且屬實的不發展,表現一般、特別在農村中不能發揮“幫帶”作用的不發展的。三是在結構上求優化。制定《黨員發展規劃》,對新發展黨員的結構、分布、重點和措施作了具體的安排和部署。做到“四個突出”,即在對象上,突出工人、農民、知識分子、退伍軍人和干部;在結構上,突出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在領域上,突出生產一線;在布局上,突出在邊遠地區、婦女、弱勢行業和高危險性崗位。我縣黨員隊伍結構有了較大的改善,2006年,全縣共新發展黨員296名,其中女黨員99名,占34;35歲以下的252名,占85.1;生產一線的274名,占92.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76名,占93.2。特別是在我縣11個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中,堅持“三求”,不為求任務的落實而搞突擊入黨,嚴格把好關,求質量不求數量。
(三)積極搭建平臺,實施黨員先鋒工程
為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們通過創新機制入手,實施“黨員先鋒工程”,著力激發黨員隊伍的創業熱情。全縣黨組織普遍建立了結對幫扶制度、辦好事實事制度、信訪制度、服務承諾制度、首問責任制度等,以自身優勢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據統計,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縣共建立黨員服務點32個,公開設置意見箱、熱線電話等140個,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500人次,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與群眾結成幫扶對子5600個,幫扶困難群眾12000多人,提供扶貧救災資金380余萬元,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3200多個,送發《中央1號文件》等宣傳小冊子10萬余
份,傳授實用技術118項,受到了群眾的好評,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此外,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提高自身的能力,為進一步服務群眾打好堅實基礎。今年4月29日至5月25日,我縣各鄉鎮黨委、機關系統分工委(黨委)、各單位黨組等陸續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嚴格按照流程,實行公告公示,廣泛征求意見,采取談心交心制、整改責任制等,并派出組織、紀檢等部門人員進行指導、監督,不走過場、不圖形式,不耍花槍,扎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寫好整改方案,進行公示,加強自身班子建設。為進一步突出作風建設,縣委在5月27日召開的全縣干部作風建設大會宣讀了由**縣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領導小組下發的關于對三個單位5名人員紀律散漫作風飄浮的通報,并由縣紀委監察局對這5人進行警示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檢討,扣發5人當日工資、獎金、補助,取消其2007年度評先評優資格。截至目前,該縣共開展作風名查暗訪活動12次,查處違紀違規問題18個。此外,還把抓好會風整頓作為切入點,兩次通報批評不到會、缺會等缺席會議人員并責成寫出書面檢討后。并要求全縣干部職工要對照通報開展討論,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作風,盡職盡責為群眾服務。
(四)傾心幫扶解困,實施黨員關愛管理工程
一是幫黨員建家安家。針對我縣部分外出流動黨員和非公有制企業沒有建立黨組織,黨員難找組織的情況,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業和流動黨員集中的地方組建黨組織的力度。在縣政府駐東莞辦事處設立黨委1個,下屬支部5個,為530多名外出流動黨員構筑了一個穩定的“家”。在11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7家已單獨建立黨組織,還有4家計劃在七一前夕全部建立黨組織。針對部分村黨組織無組織活動場所的情況,爭取上級為32個村建立組織活動場所立項。目前,第一批扶建的11個村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批扶建的21個村,主體工程已經完成,6月底將可以交付使用。二是建立黨員關愛新機制。先后制定下發了《貧困黨員救助實施辦法》、《黨員互助基金管理辦法》、《黨員發展經濟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和《農村有突出貢獻黨員津貼發放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和辦法,為從黨內幫助貧困黨員脫貧致富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貧困黨員真切地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同時也進一步激發貧困黨員艱苦創業的積極性。三是建立黨員管理新機制。建立了“一章一牌一證”制度,加強黨員管理,要求每一名黨員身上佩戴一枚徽章、辦公桌上放好一塊黨員服務公示牌、手持一本黨員證;制定了《關于對不履行黨員義務、不具備黨員條件黨員進行幫助教育和組織處理的意見》,暢通黨員“出口”機制;制定了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制度、農村無職黨員激勵機制、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四是規范流動黨員管理新辦法。在對全縣黨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為530名流動黨員換發了新式《流動黨員活動證》,并為他們找到了新的支部。嚴格按照新的組織關系接轉辦法,認真做好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并做好接轉后續,為流動黨員的就業、培訓和權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截至5月底共接轉組織關系30份,均已落實好各項政策。
(五)加強組織領導,實施黨建聯點責任工程
成立了黨建領導小組和基層黨建領導小組,經常召開會議研究黨建,并把基層黨建納入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把協助抓好聯系點黨建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建立了黨員領導干部辦黨建聯系點制度,規定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確定一個縣直單位、一個鄉鎮、一個企業、一個村(社區),作為黨建的聯系點,各縣直機關單位黨員領導干部也要確定一個基層單位的聯系點,黨員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一個下屬單位或組室,每個鄉鎮黨委領導干部要聯系一個村支部,幫助抓好黨建。同時,要求每位黨員領導干部每年到聯系點調查研究不少于3次,并幫助聯系點解決實際問題不少于2個。
二、經驗與存在問題
我們認為我縣貫徹落實“六個長效機制”,促進黨建取得成效的基本經驗是:加強制度建設是推進“六個長效機制”落到實處的有效措施。只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將“六個長效機制”細化為具體的制度,使黨建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才能取得長效性。堅持以人為本是推進黨永葆先進性的核心原則。黨建是做人的,重點是做人類社會先進分子——黨員的。在中,既要明確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又要保障他們的合法權利和正當利益需求,幫扶關心他們;既要注重發揮他們的作用,又要著力提高他們的素質。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永葆先進性。加強組織領導是推進黨建的根本保證。制度再好,要靠人落實;活動要取得實效,要靠各級領導關心支持、精心組織。經常組織開展活動是推進黨建的有效載體。組織部門和各級黨組織只有經常開展活動,為黨員開展教育培訓提供了平臺,為他們干事興業提供了舞臺,黨組織才有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黨建才能煥發生機和活力。
我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也存在的薄弱環節是:鄉村兩級黨組織活動經費難保障。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財政收入明顯減少,債務包袱沉重,鄉、村兩級黨組織經費嚴重短缺,運轉困難,部分村支部黨員活動室設備老化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嚴重影響了黨組織活動的開展,農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不能很好地堅持。農村黨支部“有堡無兵”現象突出。大量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外流,既造成了大量的農村黨員流動,又直接造成發展新黨員難有對象。部分農村留守黨員素質偏低、能力偏弱,不能有效地參與到基層組織建設活動中。青年黨員發展、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等的削弱,使得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缺乏生機與活力。
在今后中,我們將保持好的經驗做法,克服困難,努力把做得更好。
《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情況匯報》來源于網,歡迎閱讀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情況匯報。jU8
份,傳授實用技術118項,受到了群眾的好評,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此外,通過召開民主生活會,廣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提高自身的能力,為進一步服務群眾打好堅實基礎。今年4月29日至5月25日,我縣各鄉鎮黨委、機關系統分工委(黨委)、各單位黨組等陸續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嚴格按照流程,實行公告公示,廣泛征求意見,采取談心交心制、整改責任制等,并派出組織、紀檢等部門人員進行指導、監督,不走過場、不圖形式,不耍花槍,扎實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并寫好整改方案,進行公示,加強自身班子建設。為進一步突出作風建設,縣委在5月27日召開的全縣干部作風建設大會宣讀了由**縣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領導小組下發的關于對三個單位5名人員紀律散漫作風飄浮的通報,并由縣紀委監察局對這5人進行警示談話,責令寫出深刻檢討,扣發5人當日工資、獎金、補助,取消其2007年度評先評優資格。截至目前,該縣共開展作風名查暗訪活動12次,查處違紀違規問題18個。此外,還把抓好會風整頓作為切入點,兩次通報批評不到會、缺會等缺席會議人員并責成寫出書面檢討后。并要求全縣干部職工要對照通報開展討論,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切實轉變思想作風和作風,盡職盡責為群眾服務。
(四)傾心幫扶解困,實施黨員關愛管理工程
一是幫黨員建家安家。針對我縣部分外出流動黨員和非公有制企業沒有建立黨組織,黨員難找組織的情況,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業和流動黨員集中的地方組建黨組織的力度。在縣政府駐東莞辦事處設立黨委1個,下屬支部5個,為530多名外出流動黨員構筑了一個穩定的“家”。在11家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7家已單獨建立黨組織,還有4家計劃在七一前夕全部建立黨組織。針對部分村黨組織無組織活動場所的情況,爭取上級為32個村建立組織活動場所立項。目前,第一批扶建的11個村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批扶建的21個村,主體工程已經完成,6月底將可以交付使用。二是建立黨員關愛新機制。先后制定下發了《貧困黨員救助實施辦法》、《黨員互助基金管理辦法》、《黨員發展經濟扶持資金管理暫行規定》和《農村有突出貢獻黨員津貼發放管理暫行規定》等制度和辦法,為從黨內幫助貧困黨員脫貧致富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貧困黨員真切地感受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同時也進一步激發貧困黨員艱苦創業的積極性。三是建立黨員管理新機制。建立了“一章一牌一證”制度,加強黨員管理,要求每一名黨員身上佩戴一枚徽章、辦公桌上放好一塊黨員服務公示牌、手持一本黨員證;制定了《關于對不履行黨員義務、不具備黨員條件黨員進行幫助教育和組織處理的意見》,暢通黨員“出口”機制;制定了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制度、農村無職黨員激勵機制、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四是規范流動黨員管理新辦法。在對全縣黨員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為530名流動黨員換發了新式《流動黨員活動證》,并為他們找到了新的支部。嚴格按照新的組織關系接轉辦法,認真做好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并做好接轉后續,為流動黨員的就業、培訓和權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務。截至5月底共接轉組織關系30份,均已落實好各項政策。
(五)加強組織領導,實施黨建聯點責任工程
成立了黨建領導小組和基層黨建領導小組,經常召開會議研究黨建,并把基層黨建納入地方黨委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把協助抓好聯系點黨建作為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培養教育和獎勵懲戒的重要依據。建立了黨員領導干部辦黨建聯系點制度,規定縣級黨員領導干部每人確定一個縣直單位、一個鄉鎮、一個企業、一個村(社區),作為黨建的聯系點,各縣直機關單位黨員領導干部也要確定一個基層單位的聯系點,黨員領導班子成員每人聯系一個下屬單位或組室,每個鄉鎮黨委領導干部要聯系一個村支部,幫助抓好黨建。同時,要求每位黨員領導干部每年到聯系點調查研究不少于3次,并幫助聯系點解決實際問題不少于2個。
二、經驗與存在問題
我們認為我縣貫徹落實“六個長效機制”,促進黨建取得成效的基本經驗是:加強制度建設是推進“六個長效機制”落到實處的有效措施。只有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實際,將“六個長效機制”細化為具體的制度,使黨建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才能取得長效性。堅持以人為本是推進黨永葆先進性的核心原則。黨建是做人的,重點是做人類社會先進分子——黨員的。在中,既要明確黨員的責任和義務,又要保障他們的合法權利和正當利益需求,幫扶關心他們;既要注重發揮他們的作用,又要著力提高他們的素質。這樣才能充分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永葆先進性。加強組織領導是推進黨建的根本保證。制度再好,要靠人落實;活動要取得實效,要靠各級領導關心支持、精心組織。經常組織開展活動是推進黨建的有效載體。組織部門和各級黨組織只有經常開展活動,為黨員開展教育培訓提供了平臺,為他們干事興業提供了舞臺,黨組織才有創造力、戰斗力和凝聚力,黨建才能煥發生機和活力。
我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也存在的薄弱環節是:鄉村兩級黨組織活動經費難保障。農村稅費改革后,鄉鎮財政收入明顯減少,債務包袱沉重,鄉、村兩級黨組織經費嚴重短缺,運轉困難,部分村支部黨員活動室設備老化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嚴重影響了黨組織活動的開展,農村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不能很好地堅持。農村黨支部“有堡無兵”現象突出。大量青壯年農村勞動力外流,既造成了大量的農村黨員流動,又直接造成發展新黨員難有對象。部分農村留守黨員素質偏低、能力偏弱,不能有效地參與到基層組織建設活動中。青年黨員發展、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發揮等的削弱,使得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缺乏生機與活力。
在今后中,我們將保持好的經驗做法,克服困難,努力把做得更好。
《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情況匯報》來源于網,歡迎閱讀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情況匯報。jU8
【縣貫徹六個長效機制文件回頭看工作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貫徹落實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的情況匯報08-15
縣殘聯學習貫徹縣黨代會精神情況匯報08-12
學習貫徹四個長效機制文件培訓輔導報告08-15
縣扶貧工作長效機制08-12
貫徹落實中央“5+1”文件情況匯報08-12
鄉貫徹落實縣黨代會精神的情況匯報08-12
貫徹縣糾風工作會議精神情況匯報08-12
組織學習中央四個長效機制文件的情況匯報08-15
體育局貫徹落實“三個文件”工作情況匯報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