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黨委政府三年來工作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鎮黨委政府三年工作總結
鎮黨委政府三年工作總結
我們**鎮是“全國小城鎮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和“全國重點小城鎮”。近年來,我們**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鎮四萬多干群的積極參與下,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以人為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建設濱江園林城鎮為發展定位、以黨風廉政建設為保證,圍繞創建“經濟強鎮、項目興鎮、文明城鎮、生態美鎮”的目標,加快農村工業化、產業化和城鎮化發展步伐,努力打造和諧、信用的“**”。
三年來,我們通過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明確責任、轉變作風,全鎮經濟和社會各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到2004年底,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全口徑財政收入1210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比上年增加450元;銀行存款余額1.2億元,全鎮居民手中可支配資金和各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市第一,并走在襄樊市各鄉鎮前列。鎮黨委、政府先后榮獲“中國鄉鎮之星”、“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小城鎮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小城鎮”等10多項國家級榮譽,先后被授予“全省先進黨委”、“全省文化先進鄉鎮”、“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省體育鄉鎮”和連續兩屆榮獲小城鎮建設“楚天杯”等30多項榮譽稱號。先后獲襄樊市和老河口市“小城鎮建設示范鎮”、“先進黨委”、“計劃生育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連續五年榮獲“老河口市經濟、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考核第一名”等50多項榮譽稱號?偨Y三年來的工作如下:
一、圍繞發展要務,實現富民強鎮目標
一是大力發展民營,推進工業化進程。①企業全面改制。我們按照“突出賣、依法破、大膽送”的改制思路,在堅持公開、公平、公正、透明度的原則下,對鎮屬的仙人酒廠、湖北爵王服飾有限公司、毛巾廠、汽車密封墊片廠、商業聯銷公司、塑品廠、農工商公司等20多家企業全部推向市場實行公開拍賣,盤活了企業存量資產1200多萬元,做到了生產要素的最佳組合。目前,全鎮企業改制面達到100%,實現了政府宏觀調控、企業自主經營的目標。真正建立了政企分開、產權明晰、責權分明的新機制。②工業園區建設成效凸現。我們緊緊圍繞**工業園區被列為省政府保留的140家重點工業園之一的契機,把園區建設作為推進招商引資、加快經濟快速發展的平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克服種種困難,堅持邊開發、邊建設、邊引進、邊投產。截止到2004年底,工業園區面積達到600畝,擁有企業13家,使工業園區成為拉動全鎮經濟發展的“火車頭”。③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我們以優化環境為載體,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通過以情感商、以誠招商、以法護商、以心暖商等,三年來全鎮共引進項目18個,引進資金8000多萬元,新增就業崗位350個。武漢紅桃K、四川五糧液、北京中商貝林集團、河北華源農牧、十堰東風神宇、浙江鑫泰等在鎮建廠落戶。
二是圍繞農民增收,發展農業龍頭企業。①組建龍頭深加工企業。以養雞大戶王兵、王林為依托,組建了市鵬輝禽業有限公司,成立了襄樊市首家養雞協會,培植了張志軍、戴長清、盧新年等20多家養雞在萬只以上的大戶,帶動全鎮8000多農戶發展養雞近40萬只。以木材加工大戶周明星為依托,組建了市天富木業有限公司,帶動全鎮發展木材深加工企業7家,網絡全鎮5000多農戶發展速生豐產林1.5萬多畝。以優化發展環
境為依托,引進了北京中商貝林集團、河北華源農牧有限公司、襄樊金利魔芋有限公司、市東軍木業有限公司、市從軍油廠等8家農業企業,網絡帶動各類農戶2600戶。②優化產業布局。三年來,我們圍繞農民增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實施了“畜牧養殖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優質梨品改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設,截止到2004底全鎮發展養雞40萬只,養牛達到2萬頭,養羊達到4萬只,全鎮共建成了1.6萬畝山藥示范基地、1.6萬畝的速生豐產林基地、3萬畝優質糧種植和1.3萬畝漢江優質果四大農業基地,形成了沿漢江洲地15公里的養牛、山藥、林果、速生豐產林種植經濟帶,沿316國道15公里的養雞、精細蔬菜、花卉種植經濟帶,沿湖區養豬、蓮藕、優質糧種植經濟帶,沿黃楝丘崗地養羊、煙葉、花椒、高梁、魔芋種植經濟帶,僅此農民人均年增收在300元以上。③發展莊園農業,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三年來,我們先后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有關土地、“三荒”資源以及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辦法,通過改革和運行實現了農業資產向資本的轉換。我們先后培植和引進了農業個體大戶100多家,吸引資金2000多萬元。涌現出一批像個體種植大戶張展投資60萬元承包洲地1000畝,發展速生豐產林、養牛、種植魔芋;個體大戶劉發學承包洲地1000畝,發展山藥、花生、速生豐產林種植;個體大戶文強明承包土地500畝,發展山藥、魔芋、種植楊樹苗等專業種養殖業大戶。目前,全鎮已培植和建立的農業示范園和園田化示范區已達126個。
三是發展私營經濟,加大民營化比重。①突出培育大戶,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群體支柱。我們注重私營經濟大戶質量的提高,引導個體私營經濟向生產、加工型產業發展。
組織金融部門為個體私營業主提供小額貸款和信用貸款達400多萬元,加大了對個體私營業主的扶持力度。,使個體私營經濟成為我鎮經濟群體支柱。②突出改制嫁接,引導個體私營經濟向多領域拓展。三年來,我們積極引導個體私營業主參與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和“三荒”、小型水利設施的產權賣斷,通過租賃、出售、聯合、承包等形式實現民營化,盤活閑置資產,引導個體私營經濟向多元化、多層次方向發展,走規;、產業化和信息化的道路,提高個體私營經濟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機制。③突出環境建設,為個體私營經濟提供了高質量服務。在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工作中,我們做到了在政治上、生活上、經濟上關心個體私營業主,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依法濟提供優質的服務,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后顧之憂。止目前,全鎮個體私營企業已發展到800多家。
二、建設濱江園林城鎮,推進城鎮化步伐
1、高起點規劃,提高城鎮建設品味。我們邀請國家建設部、省建設廳的專家對我鎮的小城鎮建設制訂了總體建設規劃。近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畫到底”,并根據時代的要求,有計劃有目標的適當修編了分區規劃,對居民區、工業區、辦公區布局,規模進行了擴大,道路進行了延伸,整體建設整齊劃一,布局合理。
2、高投入建設,配套完善城鎮設施。我們采取政府拿一點,部門投一點,受益個人集一點的辦法,多元化籌措資金1800多萬元,實施“硬化、亮化、綠化、美化”等八大工程建設,延伸自來水管網1.2公里,埋設排水排污管道8500多米,新架路燈110桿,種植名貴風景樹木1200多棵,建設城鎮綠地區4000多平方米。先后投入60萬元資金修建了仙人廣場,投資50萬元對水廠進行了改造,投資120多萬元開發建設了南崗民營經濟園一期工程并進行配套完善,投資30萬元硬化了工業園區道路。三年來,先后建設了黃營、黃莊、南崗、北溝、安崗、馬崗、糧所、農工商等15個居民住宅小區,使集鎮建設人文理念得到增強、建設品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不斷配套
。3、高標準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工作中,我們率先在全襄樊市鄉鎮推行了城鎮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對集鎮的道路清掃權、垃圾清運權、路面保潔權、廣場管理權,面向社會進行了公開拍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我們充分發揮城管監察大隊的作用,真正做到嚴管重罰,經常動員全民上陣,整治衛生死角,從根本上消除“十亂”現象,做到路面與街巷一個樣,單位居民區一個樣,平時過節一個樣,檢查不檢查一個樣。重點狠抓了市場整治、徹底消除占道經營、馬路市場,實現了店堂經營,買賣入場,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質,改變了人民不良習慣。
三、圍繞農村稅費改革,推進綜合配套改革
一是落實農村稅費改革。①認真執行政策。我們嚴格按照農村稅費改革的要求,認真測算出改革后的農業稅總額、2004年農業稅率下調4個百分點的農業稅總額,對照政策組織財政人員進行了依法征收,認真貫徹了2005年農業稅全免政策。整個農村稅費改革政策到位、公開透明,深受群眾擁護和稱贊。②水費改革順利完成。嚴格按照市場化的通行模式,把用水全部推向市場,成立了馬沖用水服務公司,組建了農村用水者協會,由公司直接同協會簽訂用水合同,減輕了政府的工作壓力,通過改革,全鎮畝平用水不超過36元,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③村級債務化解不斷深入。根據省委農村稅費改革的有關精神,我們推行村級債務化解工作,以點帶面,全面鋪開。通過化債,全鎮32個村共化解債務800多萬元。
二是推進綜合配套改革。2001年,鎮機關原有干部116人,減少到2005年的40人;原有15名班子成員,精減到現在的9名;原有內設機構10個,精減到現在3個,設黨政綜合辦、經濟發展辦和社會事務辦和計劃生育辦公室。鎮原有18個事業單位,798名干部,只留現在財政所1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它全部面向社會走市場化道路,全鎮符合條件的138名事業單位職工參與了社會養老保險。原有32個行政村,452名村組干部,精減到現在的32個村275名干部。原有34所中小學,476人名教師,精簡到現在的1所中學、12所完小、8所初小,393名教師。
三是推行職務消費貨幣化改革。2001年,我們**鎮作為中紀委推行領導干部職務消費貨幣化改革試點鎮,通過改革運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受到中紀委、省、地、市各級的高度稱贊,走出了一條規范干部消費行為的新路子,并在全省推開。通過改革,核定的公務消費、領導干部個人消費分別比改革前減少了36%和32%。通過推行職務消費,增強了勤儉節約意識,減少了經費開支。轉變了干部工作作風,密切了干群關系。規范了領導干部行為,堵塞了職務消費漏洞。增強了班子團結,提高整體戰斗力。
四、“堅持兩手抓”,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一是實施“科教興鎮”戰略。工作中,我們大力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改造傳統工業,先后引進了28項工業新技術,改造傳統鄉鎮企業,汽車密封件廠引進橡膠墊片生產技術,企業效益成倍增長,引進人才,全鎮先后引進各類人才56人,引進生產工藝17項,帶動了全鎮鄉鎮企業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加大農村科技培訓力度,對全鎮1.5萬勞力進行了全面技術培訓,舉辦科技培訓班150多期(次),每戶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精通一門技術,學會一門手術。加強農業科技開發力度,加強優良品種改進,發展“一優兩高”農業,推廣科學養殖,農業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二是加大文明城鎮建設力度。工作中,我們大力提倡**精神,樹立“行行奪冠軍,人人當標兵”的思想,落實《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以文明村鎮創建為主題,推廣文明單位,文明班組“五星級農戶”,“文明街道”、“文明樓院”系列文明創建工作,創辦了一批“家庭文化科技大院”,把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到企業、居民、農戶,使文明城鎮建設上了新臺階。
三是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優化教育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提高了辦學質量和效益,2003年我鎮中考成績位居全襄樊市鄉鎮之首;積極向上爭取教育資
金20多萬元,切實解決了農村中小學辦公樓、危房等問題。投入10多萬元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有線電視安裝入戶率在50%以上。繼續深化衛生領域改革,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全鎮參保農民2萬余人。認真貫徹落實《人口計劃生育法》、《環境保護法》和《土地法》等。嚴格執行計劃生育目標責任制和計劃生育一票否決權,加大對超生子女費的征收力度,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加強土地資源的規劃管理,切實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核責任制,能膠建立村級治保調解防組織體系,加強“嚴打”斗爭力度,做到打防、整治相結合,初步形成了完善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體系,連續三年受到上級表彰。四是大力實施民心工程。群眾利益無小事。三年來,我們先后投入300多萬元,為群眾架設了2座橋,修晴雨路20多公里。先后投入資金60萬元修建了“仙人廣場”,解決了集鎮居民休閑難;投入資金50萬元對水廠進行了改造,解決了集鎮居民吃水難;投入資金20萬元架設了6.5公里雙回路線,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解決企業生產用電難;多元化爭取“村村通”公路資金200多萬元,修建了馬崗、白鶴崗、大張營、張家竹園、北溝、南崗、黃營、黃莊、鄧營、李家染坊、杜河、王營等12個村20多公里村級道路,解決了群眾出門行路難;投入資金10多萬元為11個村的洲地通了電,解決洲地群眾生產生活難;推行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員2.5萬多人,解決了群眾就醫難;投資10多萬元對福利院進行了改造,入院院民達68人,解決了“五保戶”生活難;爭取資金10多萬元,幫助農村23戶特困戶解決紅磚修建房屋,解決了困難戶住房難;開展了“獻愛心,送溫暖”和“五個五”活動,募集資金和物資,解決了部分群眾生活難。一系列實事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擁護,受到廣大人民的廣泛稱贊。
五、加強黨的建設,增強黨的戰斗力與凝聚力
1、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的戰斗力;鶎咏M織是農村帶領群眾奔小康的核心和戰斗堡壘。為此,我們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切實抓緊抓好。
一是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我們圍繞農村支部建設“五個一”標準,把全鎮農村支部真正建設成為帶領群眾奔小康的領導核心,結合近年來農村稅費改革的實際,我們對農村支部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核,重點考核村支部書記,先后選拔21名年紀青、能力強、作風正的黨員,提拔為村支部書記,在工作上支持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事業上從嚴要求。同時,廣泛推行農村說事制度,無職黨員定崗明責制度和深入開展了“三建三聯”制度。切實為群眾解決實事360多件,辦理好事180多件,發揮了無職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促進農村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二是加強企業黨組織的建設。我們圍繞企業黨組織建設“五個好”標準,真正把企業黨組織建成黨性強、思路清、能經營、會管理、善開拓的黨組織。我們建立和完善了黨企合一的企業管理體制,打破身份、地位、職業、年齡、學歷、地域界限擴大視野、廣納賢才,把一批能人、賢人充實到企業黨組織中。
三是加強鎮直機關學校黨組織建設。圍繞機關黨組織建設“高效、廉潔”標準,真正把鎮直機關黨組織建設成全面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組織,樹立機關形象,積極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全程服務各項工作創一流,上臺階。四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我們以鎮委黨校為陣地,利用農閑時間,每年春冬兩季組織黨員培訓。重點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學習農村實用技術,加強廣
大黨員的黨性鍛煉,開展“入黨為什么,在職干什么”的大討論,強化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同時抓好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嚴把入口,疏通出口,及時吸收新鮮血液。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我們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保持黨的純潔性作為黨務工作的重點,下大力氣端正黨風。一是堅持廉潔自律。我們經常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黨政班子成員學習中紀委、省市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一系列文件、規定,反腐倡廉,警鐘長鳴,同時結合**鎮的實際,我們制定了《**鎮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規定》,用制度來規范、約束黨員干部的言行,提高了防腐拒變的能力。二是狠抓源頭治理。結合農村稅費改革改革的實際,我們在全省率先進行了領導干部職務消費貨幣化改革,2003年春我們把鎮機關的4臺小車公開拍賣,對班子成員的交通費,通訊費、招待費實行定額管理、減少中間環節,實施陽光操作,減少了政府開支,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三是以身作則,嚴以律己。我們要求廣大干部做到“嘴不饞、腳不懶、手不長、耳不偏、心不散”,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別人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同時做到“三個管好”好管好家屬、子女、身邊的同志。自我約束,自我監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正確塑造廉潔高效的公仆形象。四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堅持集體領導下的分工負責制。凡涉及群眾利益、干部、人事任免等重大問題均交由集體研究決定,自覺做到總攬不包辦、主管不主觀,果斷不武斷,自覺擺正自己的位置,維護班子的團結和統一。認真開好民主生活會,勇于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團結一致,形成班子團結戰斗的合力!
3、轉變工作作風,塑造公仆形象。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堅持為人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是我們工作中的一貫追求。三年來,我們切實轉變領導觀念,變“領導”為“服務”。
一是徹底轉變工作作風。我們把為人民高度負責,為人民辦好事、辦實事,為基層服務,為下級服務,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當作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對符合人民群眾利益和愿望的工作就大膽決策,大力實施,持之一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對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人和事,堅決嚴厲打擊,決不姑息造就,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堅持為民謀利,為民造福。工作中,我們每年都以傳單的形式向全鎮承諾興辦10大好事實事,特別是事關人民生產、生活的的問題,更是出實招、下真功,切實予以解決。同時,結合“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了解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呼聲。三年來,我們共為群眾辦好事、實事450多件,解決各項矛盾、糾紛、問題50多件,切實改變了群眾的行路難、吃水難,贏得了群眾的稱贊。
二是建立干部考核機制。工作中,我們大興“四風”,實施“五個一”工程和一線工作法,即大興學習之風,艱苦奮斗之風,調查研究之風、真抓實干之風,領導干部聯系一個企業,引一個項目,包一個村,幫扶一家貧困戶,找一條富路。干部在一線工作,問題在一線解決,矛盾在一線化解。把全鎮經濟發展指標細化到每位機關干部,堅持一季度進行一次民主測評、述職評議,干部表現好壞由群眾說了算。通過建立干部考核機制,全鎮廣大機關干部形成了一種不敢落后、比學趕幫超的良好發展氛圍。
三是力式形式主義。我們反對搞花架子,反對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工作中,緊密結合全鎮發展實際,大力推進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民增收、推行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快全鎮發展步伐。經常深入到農村一線,問題自己親自解決、事情自己親自去辦,做到“說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數;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以扎實的工作作風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公仆形象。
【鎮黨委政府三年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鎮黨委、政府整改方案08-12
鎮黨委政府半年工作總結08-16
鄉鎮黨委政府工作總結08-24
鄉鎮黨委政府三年來工作總結08-15
2005年鎮黨委、政府工作打算08-12
鄉鎮黨委政府選調生工作總結08-13
鄉鎮黨委政府選調生工作總結08-16
鄉鎮黨委、政府統籌城鄉發展工作匯報08-12
尹村鎮黨委、政府2008年工作匯報(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