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報告總結>工作匯報>縣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自查自評報告

    縣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自查自評報告

    時間:2023-02-24 15:54:16 工作匯報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縣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自查自評報告

        **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為認真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2005年縣(區)人民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印發<**市2005年縣(區)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細則>的通知》精神,我縣緊緊圍繞縣(區)人民政府教育發展目標,進一步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職責,切實把推進教育均衡發展作為新形勢下教育發展的一項首要任務,將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著力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加快省教育強縣創建步伐,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全縣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下面主要就過去一年我縣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作如下匯報。
       一、扎實開展教育創強工作
       相繼召開了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縣長辦公會議和有關部門領導座談會,多次專題研究教育創強工作,并把教育創強工作寫入黨代會報告,列為政府年度88項重點工作之一。2005年4月,全縣召開創建**省教育強縣動員大會,進一步統一思想,分解任務,明確責任。縣委宣傳部、縣委政法委、發改局、財政局、國土局、建設局、人勞社保局等部門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共同關心和大力支持教育工作,及時幫助解決“創強”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各鄉鎮更是以主人翁的態度主動參與“創強”工作,按照縣政府分解的建設、扶持任務,進行逐個落實。縣教育局先后4次邀請市教育局及兄弟縣區領導、專家來我縣指導“創強”工作,并專程赴**、**兩區取經學習。縣委縣政府督導室、縣教育局等部門組成的“創強”專項督查組,兩次對各鄉鎮創建省教育強縣工作進行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教育“創強”各項措施落到實處。2006年1月順利通過了省“教育強縣”的驗評。
       二、依法保障教育經費投入
       我縣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在安排財政預算時,優先保證教育事業發展經費,切實做到教育經費財政投入“三個增長,兩個提高”。2005年,全縣財政對教育的撥款為9859.7萬元,比上年增加14.46%,低于縣財政經常性收入18.59%增長比例4.13個百分點。年預算內生均教育事業費,小學為4217.83元、初中為3591.23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73%和20.64%。年預算內生均公用經費(剔除校舍建設費用),小學為262.64元、初中為413.69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26%和65.46%。一年中轄區內共投入校建工程資金4025萬元,學校維修專項資金294.4萬元,學校新增課桌(凳)資金43萬元,學校新增圖書33652冊,投入資金40.38萬元,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校容校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2005年2月底,新建投資7100萬元、占地面積93畝的****實驗學校,2006年2月投入使用。2005年,全縣中小學貧困擴面工程受資助學生2239人,資助金額927930元;愛心營養餐工程受資助學生865人,補助資金86500元。
       三、大力推進教育均衡發展
       1、切實加快學校布局調整和萬校標準化建設步伐。我們從爭創“省教育強縣”和推進全縣教育發展均衡化的高度,提出了《關于要求進一步調整學校設點布局的意見》,并于2005年5月在縣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上討論通過。制定了《**縣2005年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方案》,順利撤并了**初中、**初中、**初中、**初中、**學校初中部和**小學,在**城區籌備組建了**初級初中。2006年2月,又順利完成了**中心小學和實驗學校的搬遷,撤并了**小學和**小學。校均規模進一步提高,其中小學為685人(省均561人),初中為787人(省均894人)。全縣現有高中段學校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初中段學校7所(包括**中學初中部),小學13所,幼兒園40所,學校布局漸趨合理,教育資源不斷優化。萬校標準化建設進一步推進,根據《**縣2004—2007年九年制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實施規劃》,至2005年6月,全縣已有5所學校通過了“省標準化三類學校”驗評。
       2、深入實踐“教育協作體”和“教育共同體”活動。早在2004年,我縣就根據海島農村學校點多、分散、規模小的現狀,為發揮區域整體優勢和教學規模效應,開展了教育協作體實驗研究工作。組建了本島的“五校協作體”和**島(我縣第二大島)的“四校協作體”,本著合作、競爭、共贏的指導思想,打破各自為政的教學體制,初步摸索了一套以教育局教研中心、教育科等部門協調下的區域合作運作方式,開展了一系列管理、教研、網絡等方面的教育合作研究,建立了以新課程研究為主題的協作體校本教研機制,開展了語文、數學互動式四度調整電子備課,嘗試了科學等學科的輪流教學,編印了校本課程和五校協作體教研刊物《五校潮》,進行了協作體網絡主頁、共享平臺與軟件的開發和運用,這些工作,對于提升我縣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校本教研水平,深化新課程改革起到了積極作用。2005年,組建了**小學與**中心、**小學與**小學的“城鄉教育共同體”,建立了理念共享、教師統籌、管理同步、責任共擔的共同體制度和教育管理、教學研究、校本課程開發、師資協調等合作機制。同時,積極開展教育對口支援、教師輪崗支教、骨干教師師徒結對等工作,通過城區學校和骨干教師在教育管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的輻射,來影響農村學校和教師,實現城鄉學校互通,以城帶鄉促發展,初步實現了農村教師與城區教師的資源共享,促進了城鄉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了校本教研的空間,成為我縣乃至全市課改的一大亮點。
       在保持教育現有生機和活力的同時,尤其保障農村學校的生存和發展。通過轉移支付和專項撥款等辦法,建立起對農村教育予以扶持的長效機制,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并在教育經費的分配,校舍和設備等硬件的建設,校長、師資、生源安排的政策導向等方面,制定傾斜政策,大力扭轉校際差距過大的局面。
       3、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新課改省市縣三級培訓和校本培訓網絡已經建立,教研管理、課程改革督導評估、教育質量評價和學生綜合素質測評等機制已經實行,初步形成了具有海島海洋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體系。以市立項課題《基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以校為本教研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為載體,制定完善了校本教研制度。有7個教研組被評為市級校本先進教研組,3所學校被評為市級校本教研先進學校,1所學校被推薦為第二批省校本教研示范學校。在05年11月由市教育局組織的全市校本教研周活動中,我縣的教研員***老師和**小學**校長都獲得論壇一等獎(全市僅3名)。全縣有4項課題被確定為市教育重點科研項目,有4項被立為省教科規劃課題,有27項被立為市教科規劃課題。《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的銜接》課題成為國家“十五”計劃課題《小學“親近母語”閱讀課程構建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子課題,提升了我縣教科研檔次。加強學校發展性教育督導評估,進一步完善學校年度主要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強化對學校的基礎性目標、發展性目標和特色性目標的評價,不斷提高學校管理水平,鼓勵學校自主辦學、自主發展,努力形成辦學特色。
       2005年,全縣各級各類教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具體表現在:
       ——幼兒教育不斷規范。各類民辦幼兒園和集體辦幼兒園統一歸口到縣教育局社會力量辦學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對民辦幼兒園和集體辦幼兒園實行登記注冊制度,實行憑《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才能開辦幼兒園制度,加強對社會力量興辦的幼兒園年檢制度。對部分問題突出、安全隱患嚴重的幼兒園責令限期整改。同時對托兒所進行了全面檢查審核,并對縣中心托兒所等8家取得《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的托兒所換發了《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對不符合《**縣民辦非企業幼兒園辦園基本標準》、《**縣民辦非企業托兒所辦所基本標準》的92家幼兒園、托兒所注銷辦園(所)資格。幼兒教育納入優秀鄉鎮考核內容,各鄉鎮提高了辦好鄉鎮中心幼兒園的積極性,不斷加大經費投入,改善辦園條件。一年內,全縣各鄉鎮共投入50余萬用于幼兒園建設。
       ——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積極開展“海島地區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模式實踐與研究”,托幼一體化水平不斷提升。初中學科質量不斷提高,2005年中考有三門文化學科名列全市第二,平均總分與**的距離也大大縮小,2415名考生平均總分543.35分,與**相比只差0.26分。**初中、**初中、**初中等幾所農村學校中考成績提高明顯。高中教育質量穩步發展,全縣995名應屆畢業生,總上線人數981名,總上線比例98.59%。本科以上868名,上線比例87.24%,其中重點本科156名。**中學在生源質量較差的情況下,再創佳績,549名考生中,總上線人數540名,重點本科上線123名,本科以上人數441名。**中學280名考生,總上線人數277名,上線比例98.93%。上重點線33名,重點率11.78%,創歷史最好成績。藝體特色教育穩步推進。**中學2005年美術專業考試喜人,在近二萬名考生參加的浙江省高等藝術院校聯考中,166名應屆畢業生聯考上線164人,上線率達98.8%;在近6萬名考生參加的中國美術學院專業考試中,上線55人,有6人列全國前十名,有21人列全國前百名。沙雕、沙畫、古詩文誦讀、武術、乒乓球、排球、大課間操等一大批教育特色不斷濃厚。
       ——職成教育成效顯著。由縣政府制訂出臺了《**縣人民政府進一步加強漁農村成人教育工作意見》、《**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意見》和《**縣職成教育中心實施方案》,成立了縣職成教育中心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地位,改變了全縣職業教育條塊培訓的現狀,為職成教育快速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全力打造“船舶修造技工培訓中心”,05年船舶修造順利通過市重點專業驗評。全面整合職成教育資源,建立健全了培訓項目責任人制度,職成校校長例會制度,培訓就業工作月報制度,培訓就業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培訓、考證、就業一條龍服務制度,送教下鄉培訓服務制度,相關項目免費培訓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完善出臺了《**縣鄉鎮成校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做到了責任到人,制度到位,逐步確定和形成了以**職業技校船舶修造業技工培訓,**企業職工培訓,**種植科技培訓,**漁民船員培訓,**建筑“五匠”培訓,**家庭工業培訓,**畜禽養殖培訓和**社區教育培訓為特色的培訓網絡體系。
       加大“暖促”工作力度,積極開展漁農民素質培訓,切實提高轉移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和致富技能,為失海失地漁農民和下崗職工再就業提供服務。重點圍繞船舶修造、賓館服務、水產加工、建筑五匠、種養殖業、家庭工業、信息技術等開展崗位技能培訓,05年共完成“暖促”各類正規考證培訓1000余名,占縣下達指標的140%;完成就業推薦800余名,占縣下達指標的160%。建立了職成(社區)教育中心、鄉鎮成校、社區教學點三級教育網絡,形成了多元化教育投入機制和發展機制。全年共舉辦各類學歷與非學歷教育培訓3萬多人次,有力促進了社區教育工作的迅速發展。
       四、全力注重教育發展內涵
       1、加強隊伍建設。圍繞隊伍建設這一重點工作,堅持以考核為抓手,從激活機制入手,著力加強制度建設,不斷深化教師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教師職務評聘分離力度,對30名教師進行了低職高聘,對30名教師進行了高職低聘。出臺了《**縣骨干教師評選與管理辦法》,推行了骨干教師AB級制度, 64名教師被聘為A級骨干教師。93名教師被聘為B級骨干教師。開展了學校黨建“三培養”工作,舉辦了首屆學校校級后備干部培訓班,初步建立40人次后備干部個人培訓檔案。積極探索教師人事管理的新方法,針對學校撤并后教師相對富余的現狀,出臺了《選派部分富余學科教師從事社區工作的辦法》,初步探索出一條教師在編不在崗的教師分流新模式,為實現教師分流探索了一條新路。公開選拔局機關中層干部,推出15個崗位競聘上崗,把年輕有為、思想先進、務實肯干的人才充實到機關干部隊伍中來,進一步提高了干部隊伍的總體素質。建立城鎮教師赴農村學校支教制度,加大教師交流力度,完善崗前培養與在職培訓相銜接的教師再教育體系,進一步提升在職教師的學歷層次。2005年,全縣小學、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8.90%、98.25%,小學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69.59%,初中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到63.09%。
       2、提升德育實效。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德育工作實施八項教育、建立九大工作機制、建設四支隊伍等一整套新舉措。加強德育隊伍建設,重視對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德育工作的培訓指導。加強德育特色學校的培育,大力開展“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德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有7所學校被確立為**市首批德育特色試點學校。加強德育陣地建設,促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在首次中小學生“春假”期間,啟動了以“做一個有愛心的小公民”為主題的“萬名學生進社區”活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法制教育、無神論教育、海洋教育、國防教育、安全和生命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性、青春期教育和生存訓練等),在**中心小學、**小學、**初中、**職業技術學校試點成功的基礎上,全面推行了學生成長導師制,通過德育導師、專業導師,給學生以個性化關愛和個性化發展。加強誠信、孝敬、生存主題教育,廣泛開展“珍惜生命、遠離毒品”、“崇尚科學文明、反對迷信邪教”、“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等教育活動,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提高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2005年全縣中小學生在校違法犯罪率為零。積極推進海島生態縣建設步伐,進一步完善《關于開展縣級“綠色學校”創建活動的實施意見》,進一步細化“綠色學校”考核標準,推進“樹綠色理念,建綠色校園,行綠色行為”創建活動。05年**實驗學校獲得了**省衛生廳頒發的健康促進學校銅獎,有5所學校被評為“市綠色學校”。
       3、強化安全工作。認真貫徹落實《浙江省中小學校學生人身安全事故預防與處理辦法》,進一步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源頭遏制,過程監管”的安全工作意識,健全學校安全工作考核制度,落實學校安全工作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大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檢查和監督力度。以創建“平安校園”為抓手,落實安全措施和安全責任,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檢查和監督。確立了學校安全工作與日常教育工作相結合、與創建“文明安全校園”相結合、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與縣屬各有關職能部門相結合的學校安全教育“四結合”工作思路,積極貫徹落實省“校園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會議”精神,與縣屬各有關職能部門一起,合力開展了全縣學校周邊安全隱患的排查。在教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安排了12.5萬安全教育專項資金,幫助部分學校改善安全教育設施設備。
       

    【縣政府教育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自查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社會事業發展教育工作自評自查報告07-24

    學報工作考核自評報告08-13

    學生軍訓工作自查自評報告08-18

    自評自查報告01-13

    自評自查報告01-14

    效能風暴評作風自查自評報告08-23

    藝術教育工作自評報告08-24

    校長目標責任考核自評報告08-23

    幼兒園自查自評報告08-1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最新在线观看 | 最新永久免费在线视频 | 天天噜啦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