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訪問羅馬尼亞、匈牙利代表團工作總結
應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和匈牙利科協的邀請,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善衍同志率團于2005年5月25日-6月2日對上述兩國進行了訪問。代表團于5月25日會見了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訪問了羅馬尼亞電工研究院,會見了羅馬尼亞商會,參觀了羅馬尼亞技術博物館;5月26日訪問了羅馬尼亞計算機研究所;5月27日訪問了羅馬尼亞教育科研部;5月28日與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會談并簽署了合作備忘錄。5月30日會見了匈牙利科協副主席E.on先生和秘書長Kosz Agota女士,參觀了位于白城的Videoton電子工廠;5月31日會見了匈牙利科協及若干下屬分會負責人,參觀了匈牙利電氣博物館;6月1日訪問了布達佩斯技術大學,會見了匈牙利工程院院長Ginsztler Janos博士。 由于出訪前做好了充分的聯絡與準備工作,訪問過程緊湊而有序,代表團成員之間緊密配合,訪問取得了圓滿成功。此次訪問的工作總結分3個部分: 1、訪問各單位簡況; 2、主要收獲和體會; 3、幾點看法和建議; 一、訪問各單位簡況 1、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The Gener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s in Romania),簡稱AGIR,是非政府的、非政治的、享有完全自治權并擁有法人資格的行業組織。總會歷史長達100多年,以代表和維護羅工程師團體的社會和行業利益為己任。其宗旨是維護羅工程師團體的社會和行業利益,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行業聲望,加強團結,統一行動。主要從事如下活動:組織會議;對羅經濟面臨的實際問題及其發展前景提供分析、建議服務;舉辦各類提高工程技術水平的課程,特別是基礎工程培訓和繼續工程教育方面的課程;不斷為AGIR積累財富,為開展多種活動提供適當的條件;收集文獻;編輯發行期刊并免費發送給AGIR成員和有關重要部門;組織一般或專業技術領域的展覽;與國內外組織或公司合作開展活動等。 2、羅馬尼亞電工研究院:主要從事研發、產品設計、制造、測試與標準化、咨詢、培訓、進出口、國際合作、組織展覽、出版等,其活動領域包括研發機械、電氣設備、電器材料、工業電器、電子技術、能源再利用和電機等,此外還提供產品質量標準及認證服務。 3、羅馬尼亞商會:羅馬尼亞商會是一個非政府、公益性、自負盈虧的組織,致力于在國內外促進羅馬尼亞商業和產業發展,保護商人在與國內相關組織和國外對口組織接觸時的權益。主要目標是繁榮商業團體。任務包括:支持和促進工業、農業、貿易、旅游業和服務業的發展;在全國和地方決策層面,代表和保護羅馬尼亞商業團體的利益;培訓從事經濟領域產業的人員。 4、羅馬尼亞計算機研究所(ITC):計算機研究所成立于1967年,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領域的研發。其主要活動:從事各階段的研究設計,包括制作計算機電子裝置的原型及試驗模型。在七、八十年代,ITC在羅馬尼亞信息技術發展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以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微型和中型計算機、外圍設備、核領域的程序計算機、操作系統、匯編程序、編譯器、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系統以及CAD/CAM系統。 5、羅馬尼亞教育科研部:教育科研部是政府公共管理部門,執行教育、研發、創新等領域的戰略和執政綱領,其職能包括:擬訂本領域的戰略發展計劃和政策;撥款、監督并評估資源利用情況;評估并檢查政策執行情況;制訂實現政策的各種法規;跟蹤并檢查遵守法規的情況;研發和創新領域的計劃管理;在國內和國際組織中代表政府與其他中央公共管理部門及團體交流信息;開展國際合作等。 6、匈牙利科協(MTESZ)及若干下屬分會:MTESZ成立于1948年。宗旨是協調當時的14個骨干專業學會的工作,幫助他們開展合作并保護他們的權益。如今,科協有42個學會,包含了各個專業科技團體。這些團體總共有十萬多成員,主要是工程師,研究員,農學家,金融專家,自然科學專家,經濟學家,以及技術知識界的代表。另外,集團公司,企業以及商業公司也可以作為成員;各學會與企業,公司以及研究所有著密切關系。 7、匈牙利工程院(MMA/HAE):匈牙利工程院成立于1990年1月29日,是東歐一帶第一個此類性質的機構。現在該院有163個院士。其目標是通過建立一個獨立的匈牙利國家工程院,致力于為匈牙利各項技術發展服務,提高社會福利;為相關領域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創造平臺;向議會、政府、政府執行部門和其他組織反映意見,建議。該院與美國工程技術科學院理事會(CAETS,華盛頓)等其他國家的工程院、匈牙利科協、匈牙利科學院、技術科學學會聯盟以及其他一些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合作,促進國際工程領域創新活動的交流。 二、主要收獲和體會 1、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和中國科協于2004年簽署了合作協議,匈牙利科協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與中國科協有雙邊合作關系,中間有一段時間交往較少。近年來,兩國學術組織均表達了加強合作的意向,邀請中國科協進行訪問,以繼續和發展相互之間已有的合作關系。訪問期間會見和考察的各個單位都是由雙方組織和中國大使館科技處經過反復協商確定的,在當地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這樣的安排使代表團在較短的時間內接觸并了解到最多的情況。通過這次訪問,雙方回顧了傳統的友誼,互相介紹了各自的組織、任務、活動等各方面情況,了解了各自近期的情況,探討了雙邊合作意向,為今后學術組織之間的具體合作奠定了基礎。 2、在會談中,我們了解到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和匈牙利科協與中國科協在許多方面均有相似之處,他們有120多年的歷史,實行會員制,有很多專業學會和地方組織,與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緊密的聯系,團結了數以萬計的科技工作者,參加了一些國際組織,辦事機構比較精悍,辦公地點是自己的房產。但是,經過了1989年以來的政治經濟變革,政府對他們的支持力度大幅度削減,甚至停止撥款,科協和學會工作處于變革和探索之中,也是最困難的時期。會費收得比較少,經費來源主要靠活動項目獲得。各項活動以專業學會為主。他們重視與企業的聯系,學術組織的負責人在商會中任職,商會的負責人也在學術組織中任職,學術組織圍繞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展活動,相互合作得比較密切。他們在這方面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3、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政府支持高校和科學院重點從事基礎理論的研究,而研究院所開展應用技術的研究,應用研究的目標主要是面向市場。科研經費20%來自政府,80%來自市場。羅馬尼亞的科研機構在改革過程中遇到了比較嚴重的困難,主要是科技人才匱乏,科研經費不足。科研體制改革正在向市場化過渡,進行股份制改造。他們將于2007年1月加入歐盟,目前他們總的科研經費占到GDP的0.25-0.27%,加入歐盟時要求增加到1%。入盟以后,歐盟將對關系到共同利益的項目予以經費支持,他們對此寄予很大希望。另一方面,加入歐盟以后,市場、產品、技術都是開放的,項目經費的爭取也面臨激烈的競爭。這就需要他們一方面選準研究的方向,同時也要做好能力的準備,這對他們來講,都是很艱巨的。匈牙利于去年5月加入了歐盟,與歐盟原15個成員國之間有明顯的差距,大家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落后的技術或者形不成一定規模的產品將要退出市場。一些企業原來還有自己品牌的產品,現在則變成來料加工,制造業嚴重萎縮,主要工業品依賴進口,旅游業成為匈牙利的支柱產業。 4、中國政府與這兩個國家的政府間有比較密切的合作關系,在農作物的種植、禽類養殖、雙邊貿易、新產品研究開發等方面有很多合作項目,未來的合作項目在科技部國際合作網站上繼續招標。我國生產的工業品,特別是浙江生產的日用工業品在他們的市場上非常豐富。我們接觸到的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所有科技人員,都對中國人民有兄弟般的友好感情,大家有一見如故的感覺,有非常平等的交往的氛圍。他們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對中國科協在組織各項國內外學術活動、面向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開展面向企業的咨詢服務、面向全社會的科學普及、聯系廣大科技人員等方面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的作用表示贊賞和欽佩,并希望繼續加強與中國科協及其所屬學會的聯系與合作,促進本國科技研究與經濟建設的發展。羅、匈科技界希望學術組織之間加強合作,比如:在自己的學術刊物上發表對方的文章、互相交換科技期刊、進行工程師的培訓、開展科技人員的繼續教育、新技術新產品展覽等等。他們歡迎我們的產品和技術參加他們的展覽會,也愿意組織相關企業到中國浙江等地參觀考察,尋求合作,洽談貿易。總之,找到雙方優勢互補的一些領域,開展互利互惠的合作。徐善衍副主席代表中國科協提出歡迎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和匈牙利科協于2006年適當的時候派團訪華,以便推動兩國民間科技組織和兩國中小企業界的合作。浙江省科協咨詢中心副主任陳明欣同志表示非常歡迎羅馬尼亞和匈牙利的朋友們到浙江省訪問促進雙方企業界的合作。 5、羅馬尼亞工程師總會和匈牙利科協的一些專家參加了2004年上海世界工程師大會,他們高度評價這次大會,認為會議的內容和組織工作是世界一流的,后來的主辦者難以或者不可能超越這次大會。匈牙利科協向我們通報了即將在他們那里召開國際會議的信息:世界工程組織聯盟(WFEO)主辦的第7屆工程教育世界大會,將于2006年3月4-8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主題是:“工程師的靈活性”,清華大學劉西拉教授是該會議的程序委員會委員;2006年世界電信大會,將于2006年4月30-5月3日,在匈牙利布達佩斯舉行,主題是:“工程電信的機遇”,他們誠摯的邀請我們出席這些重要的國際會議。 6、通過參觀羅馬尼亞技術博物館和匈牙利電氣博物館對我國新科技館的建設有一定的啟發。這兩個博物館以較大的面積展示了物理、機械、電器的發展史,基本上是收藏性質,與我們的科技館有很大不同。但是他們的展示,同時具有演示功能,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科普教育。他們的展示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基本上“再現”了科學家發明這些重要原理當時的條件和場景。不但花錢很少,還能使參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夠更加實際的體會到那個年代的簡陋條件,教育人們在艱苦的條件下也能夠從事科技創新。 7、本次訪問還加強了雙方學會之間的友誼和合作。中國機械工程學會與匈牙利機械工程學會曾于1986年9月12日在北京簽署雙邊合作協議。5月31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王瑞剛副秘書長在布達佩斯會見了匈牙利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Janos TAKACS教授、常務副理事長Lajos BORBAS教授。雙方回顧了友好往來的情況,交換了雙方的活動信息和學會出版的刊物,雙方表示:要認真研究已有的合作協議,提出在新形勢下的改進實施意見,繼續發展雙邊的友好往來。6月1日,王瑞剛副秘書長在布達佩斯技術大學會見了匈牙利機械工程學會前任理事長、匈牙利工程院院長Ginsztler Janos教授。匈牙利機械工程學會和廣大科技人員與中國人民有著傳統的深厚的友誼和感情,本次訪問加強了雙方學會之間的友誼和合作。 三、幾點看法和建議。 1、羅馬尼亞和匈牙利與中國有著傳統的友好關系,此次訪問我們深切的感受到兩國科技界對我們非常友好、非常熱情,他們為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取得的成就感到鼓舞,他們的共同心愿就是加強與中國的交流與合作,互相支持、共同發展。原羅馬尼亞駐華大使現在是羅馬尼亞羅中友協會長,在他和駐羅使館的推動下,已有20多個縣(省)建立了羅中友協分會。我們建議中國科協與匈、羅等東歐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加強聯系,促進科技交流,推動經濟合作,為雙方的企業創造商業機會。 2、羅馬尼亞國土有二十幾萬平方公里,人口為2300萬,土地肥沃,氣候條件好,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制造業不發達,中羅貿易額僅10個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他們歡迎中國企業到羅投資辦廠,中國駐羅使館與羅政府各層面聯系較廣,并著力推動中羅科技經濟合作。羅擬定于2007年1月加入歐盟,一旦入盟,在羅辦廠的產品在歐洲銷售形勢將比國內企業有利,這對我國的制造業企業也是一個機會。例如:微型計算機(個人電腦)在羅馬尼亞有很好的市場,他們非常歡迎中國的電腦公司采取合資或獨資的方式在羅建廠,從事組裝生產。我們建議中國科協向政府有關部門建議,積極鼓勵中國的企業家,特別是民營中小型企業,抓住時機,在2007年1月以前爭取在羅馬尼亞興辦合資企業或獨資企業。 3、匈牙利已于去年5月加入歐盟,人均GDP約7000美元,是東歐國家中經濟情況較好的國家。國土面積約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約1000萬,我國與其經濟貿易額已達30億美元。中國駐匈大使館為推動與匈牙利科技、經濟交流做了許多工作。廈華、海信等企業已在匈合資辦企業,我國企業進入匈牙利有一定的優勢。浙江的服裝、小商品對匈牙利中低收入人群有較大市場,我國科技、經濟合作和商業貿易還有很大潛力。建議政府采取措施,鼓勵發展對匈牙利的科技、經濟合作和商業貿易活動。 4、浙江省科技咨詢中心陳明欣副主任回來后,向浙江省科協領導做了匯報,并打算在浙江省民營企業家協會理事會等有關會議上介紹有關情況,努力做好牽線搭橋工作。我們建議各省科協組織類似的報告會,動員民營企業家積極到海外投資,開拓國際市場。 2005年6月10日 中國科協訪問羅馬尼亞、匈牙利代表團
【訪問羅馬尼亞、匈牙利代表團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羅馬尼亞社交禮儀09-02
遠程訪問服務08-06
匈牙利實習報告08-15
黨政代表團歡迎詞08-15
訪問調查工作小結07-27
訪問記作文06-03
【實用】訪問記作文12-15
《訪問環保專家方博士》08-16
參觀訪問寫作技巧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