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院民族醫藥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
科右中旗蒙醫院民族醫藥工作開展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下面我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調研函內容結合我院蒙醫藥工作開展情況,以及目前民族醫藥進一步發展所面臨的困難、問題談一談自己浮淺的認識、想法和建議,因自己分析問題能力有限,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1、民族醫藥、醫療、教學、科研機構基本情況: 我院(所)成立于1973年,當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民族醫藥研究機構。1980年興安盟復建,劃為內蒙古后在全區民族醫藥研究機構調整中因工作成績突出而唯一保留的旗縣級民族醫藥研究機構。 現有職工126名,占地面積14400平米,建筑面積4200平米,固定資產600萬,其中醫療設備值370萬元。編制床位80張,實際開放60張。設有內、外、婦、兒、口腔、眼科、五療、皮膚、骨傷、肛腸、急救中心等11個一級科室,4個療區和糖尿病、宮頸糜爛兩個重點專科。手術麻醉科、放射科、檢驗科、功能檢查、藥劑科、制劑室、供應室、預防保健科、醫保科等9個醫技輔助科室。院辦、醫務科、護理部、總務科、財務科等5個職能科室。科室比較健全,管理比較規范,97年以較高的整體優勢步入國家“二級乙等”醫院行列。 院(所)除開展11個一級科室醫療業務工作外,開展有心電、黑白B超、彩超、電子胃鏡、CT、全自動生化、血球計數、尿十項分析和血液流變、r—放射免疫等檢測業務。院(所)年門診3萬人次,收住院患者1500例,其中手術患者570例;是我旗職工醫療保險、人壽保險定點醫院和低視力眼病康復中心,是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民族醫藥專修學院、呼盟衛校、興安盟殘疾人衛校實習基地。 2、民族醫藥文獻整理情況 院(所)在民族醫藥文獻挖掘、整理、提高方面成績顯著。曾整理、翻譯、編著蒙漢對照和《蒙醫常用方劑選》、《斯日吉米格》、《蒙醫鄉村醫生手冊》、《寶音扎布肝病防治》、《長壽奧秘》等書,深受讀者的好評。 3、民族醫藥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情況 院(所)擁有生產四個劑型,120余個品種蒙藥普通制劑室,年產量5000公斤以上,基本滿足本院(所)及全旗調劑使用。研究開發的治療婦女宮頸糜爛新蒙藥《尼哈其塔拉哈》、《呼和散》、《哈屯塔拉哈》獲得興安盟科技進步二等獎和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蒙藥治療糖尿病》課題2004 年盟科委立項,研制開發的新蒙藥《喜晶系列》投入臨床,治療糖尿病效果良好,受到患者好評。與此同時,《蒙藥治療高脂血癥》、《蒙藥治療骨質增生》的新藥《雅順色音》、《琪寸格根》正在研制開發之中。 4、民族醫藥相關政策落實、制定情況及各級政府扶持和發展民族醫藥情況 隨著國家對中蒙醫藥工作的進一步的重視,民族醫藥地位得到了明顯提高。如:我區出臺了《蒙醫、中醫條例》,對蒙、中藥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有了政策的傾斜我國、我區民族醫藥前景將是非常美好的也是令人鼓舞。狠抓落實,必定會大有作為。 5、民族醫藥相關技術標準、規范制定情況 應該說蒙醫藥制劑基本規范,已經有部頒和區頒標準,但可能有不少治療效果好的傳統方劑未列入標準,應該補充。其它相應技術標準應加緊制定完善。 6、發展民族醫藥存在的問題及做好民族醫藥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1)困難和問題 中、蒙醫藥事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農牧民用蒙醫藥看病就醫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我國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明確指出:衛生工作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民族醫學地位得到了提高。始終堅持把衛生工作重點放在了農村牧區。內蒙古自治區也出臺了《蒙醫、中醫條例》,對民族醫藥的發展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然而受地方經濟制約,民族醫藥與現代醫學發展相比十分緩慢。 ②在我們少數民族地區形式上是蒙、中、西醫同步發展,實際上趨于重視西醫,輕視中蒙醫。如偏重于綜合醫院投入,輕于專科醫院建設;政府沒有把民族醫院建設納入預算內管理(實際上即使納入預算內管理,因為地區貧困,也無法兌現),導致設施設備落后,使民族醫藥徘徊不前;在“非典”期間,中、蒙醫院積極參與發揮作用不亞于綜合醫院,但重視不夠。 ③民族醫療機構制劑生產條件落后,現仍基本處于原始生產階段。制劑技術改造困難重重。 ④由于地方經濟不發達,不能充分發揮和挖掘人才資源優勢,不利于民族醫藥的研究和發展。 ⑤對中蒙醫藥扶持力度不夠,中蒙醫院生存發展成為主要矛盾。考慮生存無法發展,考慮發展生存成為問題。 (2)對策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蒙醫院面臨嚴峻挑戰。如何順應時代的要求,迎接新挑戰,鑄造優勢,為人民健康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求得生存和發展是中蒙醫院特別關注和認真研究思考的問題。 ①醫療衛生工作涉及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目前我們正處在衛生改革與發展關鍵時期,要在醫院管理模式、運行機制以及經營理念方面都需要大膽創新,在深化改革中生存發展。 ②強化管理意識。通過卓有成效的管理,中蒙醫事業在醫療衛生工作中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實現自身價值,構筑最廣闊的舞臺。 ③強化競爭意識。優勝劣汰是市場競爭中的一個突出特點,如果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憂患意識就很難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所以要審時度勢,與時俱進,找準中蒙醫藥事業的發展空間,練好內功,形成優勢,才能不斷增強競爭能力。 ④強化創新意識。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中蒙醫藥是祖國醫學的瑰寶,也是中蒙醫藥事業發展的源泉。我們要描準市場,勇于標新立異,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用高科技含量、適用性強的新業務、新技術、新成果發展中蒙醫事業。 (3)建議 ①中蒙醫醫療機構基礎薄弱。特別我們少數民族邊遠、貧困旗尤為突出。國家應當給予傾斜政策,特別是要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增加投入,改善條件,為更好的發揮中蒙藥作用創造良好條件鋪平道路。 ②重視中蒙醫藥人才培養,確立全新的人才觀,為社會提供更多的中蒙醫藥人才資源,使中蒙醫藥事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努力營造高精尖人才的環境。 ③進一步貫徹醫療衛生工作重點放在農村牧區政策。一是因為農村牧區人口占我國人口絕大多數,而旗縣醫療機構是農村牧區醫療工作的中心。在我們民族地區廣大農牧民十分信賴民族醫藥,因此加大民族醫療機構的投入力度,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二是旗縣級中蒙醫院各項收費要比大醫院少的多,而在縣級醫院中,中蒙醫院收費比綜合醫院還要少。近而能夠大大減輕廣大農牧民醫療費用負擔。因此中蒙醫院投入不應低于綜合醫院投入,中蒙醫藥的投入不應低于西醫藥的收入。 ④中蒙醫院制劑生產是旗縣級中蒙醫院的發展支柱。目前旗縣級中蒙醫院制劑室正面臨GPP標準驗收的考驗。中蒙藥制劑要達標,靠醫院本身投入是很難做到的,這樣勢必將遭關、停、閉。這對掙扎在生存線上的旗縣級中蒙醫院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盡快改善制劑生產條件,成為當前中蒙醫院的一大難點問題。 ⑤國家應該建立旗縣級中蒙醫醫院建設專項資金機制,用于保護、扶持、發展民族醫藥事業。 總之,民族醫藥是國粹,應該加以重視發展,讓中蒙醫藥為全人類健康做更大的貢獻。
【醫院民族醫藥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相關文章:
民族鄉鎮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8-12
民族鄉鎮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8-15
中醫藥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8-24
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2-16
燃氣工作開展情況匯報12-12
燃氣工作開展情況的匯報材料12-14
欠薪工作開展情況匯報12-18
排查工作開展情況匯報07-28
防汛工作開展情況匯報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