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目標責任制實施情況匯報
各位領導: 正值城遷攻堅與災后重建的關鍵時期,市檢查組的各位領導們不畏嚴寒來我縣檢查指導城市管理工作,體現了對我縣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開縣人民政府向各位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 開縣地處重慶東北邊陲,幅員面積3959km2,是人口大縣、資源大縣、農業大縣、移民大縣。縣城面積7.52km2,其中,舊城區4.52 km2,新城區3 km2,城市人口13.5萬。2004年,在市級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廣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通過各職能部門的扎實工作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縣的城市管理工作克服了種種困難,經受住了“12.23”井噴和“9.4”洪災兩次特大災害的考驗,績效明顯。現將我縣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目標責任制實施情況做簡要匯報,敬請各位領導批評指正。 一、主要工作成效 2004年我縣城管工作狠抓交通、市場、衛生、文化、治安、市容六大秩序整治,相關職能部門建委、公安、交警、工商、文廣等齊抓共管、整體推進,迅速改善了城市面貌。 (一)交通秩序基本暢通。近年來,通過相關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城區交通秩序整治得到整體平穩推進。一是取締了正三輪摩托車在城區的營運。所有的正三輪摩托車停止了在城區內的營運活動,無明顯反彈;二是運行路線逐步規范,實現了城區交通的合理循環。加強了重點路段、路口的交通管制,人力車輛被限制進入城區內街道。對貨運車輛從北環路上進行分流,緩解了城區道路通行壓力;三是對人力貨三輪車實施分班營運制度,取締了一部分無牌無照人力車輛;四是不斷增加運力。連續投放了出租車和公交車,基本保證了市民出行需求;五是堅決打擊非法“摩的”客運,公安交警部門集中力量開展打擊,查處摩托車在城區非法從事客運行為150多起。摩托車非法從事客運的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交通安全事故明顯下降,市民出行的安全感大大增強。 (二)環境衛生秩序保持良好。今年政府增大了環衛投入,充實了環衛隊伍,提高了環衛工人待遇,主要街道、重點地段實施了“24小時保潔”,保證了垃圾日產日清,促使城區清潔衛生長期保持了較好水平。一是突擊垃圾清理,出動環衛車200余次,治理暴露垃圾點60余處,收運暴露垃圾500余噸;二是改進環衛作業方式,合理確定工作量與保潔時間,從原來早晨3:00至晚上8:00延長至晚上12:00,日清掃保潔面積42萬m2;三是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了對三包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糾正和處置亂倒垃圾538起;四是加強水域垃圾治理,建成沿河垃圾池25個,出動車輛80余車次,累計清運450余噸,使城區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五是推行渣土準運制,對施工工地進行規范控制,工程車必須按指定路線行駛,定點傾倒,堅決查處帶泥上路,嚴格控制道路揚塵污染,同時堅持每天灑水除塵和定期沖洗街道,將新城建設的塵污染降到最低;六是“萬人保潔活動”持續深入開展。每周星期五下午,各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義務參加城區清掃保潔,使城區環境衛生發生根本性變化;七是垃圾處置費征收工作準備就緒。按照重慶市第165號令,我縣垃圾處置費征收標準已于今年8月初步擬定,后因“9·4”洪災被擱置。現已通過縣財政、物價匯審并報縣政府審定,擬于明年1月1日起務必開征。 (三)市容市貌明顯改善。一是大力整治亂貼亂畫行為,市政管理部門出動800多人次,并3次組織漢豐一、三、五校學生參加義務清理活動,共清除城市“牛皮癬”41000 m2、小廣告120余處;二是規范戶外廣告設置,審批設置戶外廣告850處,彩虹門、空飄、氣柱60余處,拆除破舊燈箱廣告70個、布幅廣告350幅,美化了城市容貌;三是嚴禁違規占道經營和車輛亂停亂放,取締違規占道經營2543起,糾正亂停亂放車輛2469輛,查處擅自裝修門頭173戶,拆除亂搭亂建雨篷、遮陽傘197個,拆除違章建(構)筑物設施4處120 m2。通過強有力的整治,基本做到了座商歸店、攤位歸區、廣告歸欄,城區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四)市場秩序整治初見成效。今年以來,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多次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對場內的強買強賣、欺行霸市、克扣斤兩的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對游商、菜販實行農貿歸市。同時增設一批市政環衛設施,全面實行垃圾袋裝、桶裝化。目前,城區各大市場均有專人管理,各類商品擺放整齊,市場內干凈整潔,井然有序。 (五)社會治安秩序迅速好轉。在縣委、縣府的統一領導下,公安部門加強了城區治安巡邏,加大了對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的查禁力度,加快了對一些重特大案件的偵破,重懲了一批違法犯罪人員,特別是對抗拒、阻礙城市行政執法的行為加大了打擊力度。同時按照《重慶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條例》的有關規定,對違規燃放煙花爆竹行為采取各種有效方式進行了查處打擊。 二、強化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今年,我縣始終將建立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列入政府工作議事日程,印發了《關于開展2004—2005年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到2005年縣城達到重慶市衛生城市標準,建制鎮部分達到重慶市衛生城鎮標準,著力實施環境清潔、環境規范、環境安全、環境改造、環境美化五大工程,在鞏固城管工作成果的同時,不斷開創城管工作新局面。 1、完善城管機構。在縣級各部門抽調精兵強將擴充縣城管督查辦,全面負責各職能部門、建制鎮督查考評工作,進一步強化責任,增添措施,突出重點,整體推進。同時進一步擴充市政監察大隊力量,整合內部資源,深化體制改革、成立市容監察、環衛執法、市政園林公用事業三個執法中隊,實現專業化執法、規范化管理。 2、推行目標管理。政府將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目標的各項內容與任務,分別與縣級各部門、各建制鎮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具體目標、完成時限和責任人。縣級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共建共創城區優美環境;各建制鎮負責轄區內的鎮容鎮貌、環境衛生、垃圾處理及“門前三包”;各居委會、小區積極配合,抓好職能范圍內的市容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初步建立起“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責任考評體系。 3、實施量化考核。按照我縣《城市管理工作考評辦法》,縣城管督查辦公室定期、不定期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委會干部、市民代表對縣級各部門、各建制鎮的城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照評比打分,并將督查結果每周進行通報。 (二)強化宣傳,全民參與 一是3次召開縣城管工作專題大會,對我縣城鎮管理中薄弱環節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部署;二是縣政府先后印發了《關于開展2004—2005年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整治城區市容環境衛生的通告》、《關于抓緊整治庫區城鎮垃圾污水亂傾倒問題的通知》、《關于貫徹重慶市城市水域垃圾管理規定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關于城市管理工作考評辦法的通知》和《關于加強建筑渣土準運的通告》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使城管工作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三是印制《城市道路管理條例》、《重慶市城市容貌管理條例》、《重慶市環境衛生管理條例》、《重慶市園林綠化管理條例》、《重慶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和《重慶市城市供水節水管理條例》等各種宣傳資料10萬余份,制作各種宣傳展板150塊,出動各種宣傳車輛300臺次上街宣傳;四是開辟電視專欄,開展城管熱線追蹤,使城管工作的目的、內容、意義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五是積極開展“三創”活動。按照重慶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容整潔一條街(單位、小區)”創建工作的通知》精神,我縣積極開展創建活動。涌現了一大批先進的創建單位,如農業局、糧食局、林業局等。 (三)文明執法,親情服務 今年以來,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為契機,我縣相繼開展了“2004年民主評議行風活動”和全縣干部作風整頓,要求以突出新城建設攻堅和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突出問題為主題,以規范政務管理,優化發展環境和維護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評議標準。各職能部門積極參與,扎實工作,制定了“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首長負責制”,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同時,通過行風評議,解決了市民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300余件,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1、加強隊伍建設,堅持文明執法。一是加強學習。積極開展《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城建監察規定》、《執法人員執勤規定》、《執法隊伍工作文明用語規范》等相關規定學習競賽活動。特別是加強了對一線城管執法人員政治思想素質和執法形象教育,強化組織紀律觀念,努力提高文明執法水平。二是注重培訓。制定業務培訓計劃,組織一線執法人員進行了文書填寫、法條運用等內容的業務培訓共10次,參會人員520人次。同時積極參加市政委的各種培訓活動,取得了執法資格證件25本。三是嚴格要求。強化執法人員管理,嚴格執法、公平執法、文明執法、人性化執法、依法行政。凡在執法時出現打罵現象,有關責任人一律實行待崗處理;凡出現上班打砣砣、玩牌等損害隊伍形象的違規行為,一經發現嚴肅查處,絕不姑息。通過以上舉措,我縣城管執法隊伍形象得到改善,贏得了社會的肯定。市政監察大隊獲“重慶市2003年度市政管理行政執法先進集體”稱號,2名同志被評為優秀監察員。 2、狠抓服務工作,為民多辦實事。一是按照行評反饋意見,對共和街三角壩、外西街、婦幼保健站到防疫站段的游商、菜販進行了集中整治,并將西門處區域納入主城區管理,保障了城市環境的通暢、整治、有序,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二是迅速反應,切實解決市民燃眉之急。“市政110”、城管督查辦對城管工作投訴、損毀市政設施舉報和群眾實際困難真正做到“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三是疏堵結合,最大限度照顧下崗職工等社會弱勢群體,對城區占道經營、攤點夜市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背街小巷共規劃夜間烘烤刨冰點20處、水果攤位30個,劃定占道經營300余m2,發放臨時占道證70個,很好地解決了城市管理和就業之間的矛盾,受到群眾的好評。 (四)加快建設,改善環境 1、加強市政設施建設和管理。一是投資150萬元,完成駟馬河東路、文峰街、德陽街、開州大道路燈基礎180余個,建材路、金貿路交通島高桿燈建設,富厚社區3條消防道路燈建設。二是改造盛山公園燈飾線路2000余米,東街巷道3條,改建體育場、帥鄉街、大石梯路燈41套,新增外西街、水東門、八十戶路燈195盞,架設線路1萬余米,更換路燈350盞,亮燈率達95%以上。三是對自建排水設施違規排污進行整改,下發了《關于開展城區違規排放污水整治工作》的文件,對新城中吉片區自建排水設施的臨街店堂、門市、餐飲、娛樂服務業進行了限期整改,設計了二級凈化隔油池施工圖。四是搞好市政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及時更換街道下水道雨水篦子61個,清除淤泥400余m3,拆換修復人行道不銹鋼護欄210m,恢復被盜雨、污水窨井蓋37個,拆換溝蓋板670余塊,市政設施維護維修率達100%。 2、狠抓環衛設施建設管理。一是加快公廁建設步伐,投資200萬元,按照服務半徑,新建公廁6個。二是投資12萬元,在新城部分街道添置不銹鋼果皮箱144個,滿足了廣大市民的需要。三是投資16萬元,新建沿河垃圾池25個,背街小巷臨時垃圾池15個,統一制定垃圾存放標示牌,保證了垃圾定點定時傾倒和集中清運。四是投資7萬元,維修翻新公廁16座,購置消毒藥物700余瓶,對城區各垃圾池、中轉站、果皮箱進行藥消毒300余次。 3、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一是投入資金300萬元,組織實施中源街、文峰街、南環路、開州橋、永安橋綠化工程,完成開州大道二期綠化工程和田園街行道樹綠化工程;栽植各類苗木2萬余株,綠化荒山野嶺50余畝;修建公園切坡護欄500余米。二是投入資金10萬余元,生產、購買花草、盆花、鮮切花等各類花卉,圓滿完成縣人代會、政協會、縣大型會議會場布置8次,組織鮮花上街3次,共計擺放盆花5萬余盆。三是狠抓抗旱保苗與綠化維護,動用人力3100多人次,取水5萬余m3,澆灌面積30萬m3;治理滑坡、堡坎垮塌等各類安全隱患13起。補栽各類喬木1020株、花灌木2萬余株、地被830 m2。四是積極開展城市園林“三創”工作,投資4萬元進行綠化整治,金貿路成功創建重慶市最佳園林綠化市街。糧食局等三家單位成功創建縣級園林式單位。 4、強化城市公用設施建設。一是完成8公里的安康片區施工用水和6公里移民安置用水管網鋪設。目前,正抓緊實施移民安置區給水管網建設。二是完成安康片區18公里給水管網建設任務,靈通路、南山路、明鏡路、濱河路的給水管網在年底完成。三是啟動一級清水池技改項目建設,已完成錨桿擋墻、基礎土石方、基礎錨桿池體施工等工序,預計12月底竣工。四是完成日供水量10萬噸的新城陳家坪水廠項目立項工作,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五是完成安康片區污水截流管網2.6公里,剩余13.1公里,計劃在年底完成,到時安康片區污水收集率可達98%以上。六是加強水務管理,以新、舊城聯網供水為重要手段,實現平穩安全供應放心水,出廠水合格率達98.5%以上。目前已代征污水處理費 萬元,并及時解繳,超額完成重慶市下達我縣污水處理費80萬元的任務。今年新安裝用戶4000余戶,改建安裝400戶。 (五)深入調研,促進發展 1、開展城管工作調研。2004年,縣級各部門結合城市管理工作實際,積極開展調研工作,形成環衛作業市場化運行、城市公園建設管理、垃圾污水治理、山水園林城市創建、城鎮化工作進程、城區攤位規劃、建制鎮城鎮管理工作、水下古樹名木搶救、垃圾處置費征收以及如何降低消耗,節約成本,提高效率的部門運行調研等多個材料,有力推動了我縣城市管理工作持續高效發展,為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供大量建設性意見。 2、抓好建制鎮城管工作。針對我縣27個建制鎮城管工作滯后現狀,縣政府以中心鎮為突破口,組織縣級各部門多次到臨江、長沙等鎮現場辦公,抓住城鎮管理要素,明確城鎮管理各方主體,促進了鎮容鎮貌的顯著改善。一是印發《關于抓緊整改庫區垃圾污水亂傾倒問題的通知》,狠剎垃圾污水亂傾倒之風,通過宣傳發動、自查整改、專項檢查,各城鎮暴露垃圾、沿河垃圾明顯減少,垃圾處置日趨規范,鎮容鎮貌改善明顯。二是加快鄉鎮水環境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占地220畝、總庫容量713噸,日處理生活垃圾114噸的趙家垃圾處理廠可研報告。臨江、長沙、溫泉、郭家四鎮的4座污水處理廠、2座垃圾處理廠已經市政府批準,現已完成可研報告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2007年,我縣的水環境問題將得到根本解決。 (六)創新機制,市場運作 1、組建園林、環衛公司,推行行業經營作業與管理分離。按照建設部《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縣政府通過深入調研,于今年7月、10月相繼組建“重慶市渝東園林景觀有限責任公司”和“開縣水域生活垃圾清運有限責任公司”,將環衛、園林管理同經營作業相分離,公司具體承擔水域垃圾打撈、垃圾清運、清掃、保潔、園林綠化建設,日常維護,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園林處、環衛處受建委委托,履行日常監管職能,這標志著我縣城市管理工作全面邁向市場化、目前,各項工作進展有序,績效明顯。 2、推行公開招標與政府采購相結合。對下水道清淤、道路維修工程、市政設施廣告位、郵政報刊亭的確定實行公開招標。對舊城路燈改造、新城路燈建設所需材料實施政府采購,加強材料采購透明度,減少城維資金開支20余萬元。 3、積極培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一是整治發展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有實力的單位、企業參與城市管理。一大批園林綠化公司、市政工程公司、房地產企業落戶開縣,為我縣的城市建設和城市管理帶來了顯著變化。二是組建“社區環境衛生服務公司”,實行有償服務市場動作,由環衛公司負責轄區內的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及衛生服務費的收取工作,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使居住區環境衛生明顯改觀。 (七)眾志成城,抗擊洪魔 今年9月4日,我縣遭受了200年不遇的特大洪災,城市市政、環衛、園林綠化、供水供氣、垃圾處置等市政公用設施損毀嚴重,直接經濟損失達2750萬元。在縣委、縣府的統一領導下,全縣廣大干部職工夜以繼日,全力以赴,積極開展災后恢復整治工作,制定了城區垃圾清運、下水道清淤及市政、環衛、園林綠化設施恢復方案。投入資金369萬元,清運災后垃圾3萬余噸,清除城區危房及垮塌房屋拆除后建筑棄土2300余m3,清掏公廁1560.86m3,恢復社區廁所14座,粉刷廁所2082.46m2,修復垃圾中轉站3座、垃圾池27個、果皮箱23個、垃圾桶30個;清除全城區48條主、次、背街小巷下水道淤泥7250 m3,恢復人行道路面307m2,不銹鋼護欄83m,護欄廣告牌181塊,窨井蓋、水篦子85個,路燈線路8400m,燈泡220顆,路燈控制箱7臺;修復長廊內側堡坎、治理桃塢山體滑坡,清淤整治龍泉以上的水池及河道,恢復公園路面路基、路燈電纜、行道樹、苗木;制定和進行了新城駟馬六社山體滑坡搶險排危治理,新建被毀的明鏡石公園防旱池,修復中吉水庫堡坎;衛生填埋處置“9·4”洪災各類垃圾。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城市功能,保障市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三、下步工作思路 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目標責任制實施以來,我縣城市管理工作雖取得較大發展,但與重慶市衛生城鎮的創建目標仍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舊城規劃滯后,城市功能先天不足;下崗職工數量多,社會壓力較大;市民環境意識淡薄,市政公用設施損毀嚴重;城管長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縣將進一步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狠抓建設,強化管理,按照重慶市衛生城鎮的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在管理重點上,立足于以管促搬,由主抓舊城向管好新城轉移 一是按照“舊城適度疏導、新城強化管理”的總體思路,舊城在保障通暢的前提下,以疏導為主,主要抓好五條文明示范街、主干道的管理。同時按照服務半徑,利用次干道、背街小巷、災后房屋撤遷空壩進行合理攤區攤位規劃,最大限度滿足菜市、夜市經營活動的需要。二是強化新城管理。新城主次干道一律不設攤區攤位,決不能將舊有陋習帶入新城。同時,合理規劃新城背街小巷的占道經營、燒烤夜市、擺攤設點,集中經營,統一管理,規范作業。創造一個整潔有序、充滿活力的城市空間,以帶動舊城搬遷。 (二)在管理體制上,立足于長效監管,由多頭管理向綜合治理轉移 目前,我縣城管工作分屬建委、公安、工商等職能部門,“爭著管、無人管、多頭執法、重復處罰”一定程度上存在,影響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通暢、高效運行。下一步將按照城市管理內在要求,積極探索城管綜合執法體制,形成合力,齊抓共管,不斷提高我縣城市管理工作水平;同時,要進一步落實“城管目標考核”、“門前三包”責任制,進一步健全“縣、鎮、各部門、社區居委”的四級管理模式,促進城鎮面貌的根本好轉。 (三)在管理手段上,立足于以人為本,由重罰輕管向管罰結合轉移 本著“精簡、高效、精干”的原則,堅持人性化執法,正確處理處罰與管理的關系。處罰是手段,管理是目的。一方面要探索適應新形式下的城市管理機制,對城市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妥善解決,努力為市民辦好事,服好務;另一方面,要以罰促管,對屢教不改的單位和個人嚴處重罰,杜絕“人情風”,敢打硬仗,敢啃骨頭,打掉一批釘子戶。真正做到管理處罰相結合,實現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成績的良性循環。 (四)在管理投入上,立足于市場動作,由政府包攬向多方融資轉移 我縣的城市管理工作要以“提高服務質量、適應發展要求、降低運行成本”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搞好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的同時,立足長遠、集思廣益、努力探索,大力開展公開招標與政府采購,積極培育市政公用行業市場,推行行業經營作業與管理分離,全面推進環衛、市政、園林的市場化進程,逐步走出一條“政府組織、部門協調、社會參與、內外結合”的新型路子,建立起穩定多元的投資融資體系。
【城鎮市容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目標責任制實施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鎮市容環境衛生工作情況匯報08-12
市容和環境長效管理工作意見08-13
社區長效管理實施方案08-13
市容環境衛生標語01-13
加快城管體制改革 實施城市長效管理08-12
××區市容環境衛生冬季管理工作方案08-12
臨川區環境衛生管理情況匯報08-12
淺談“打假治劣”的長效管理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