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公司構建和諧企業典型事跡材料
“努力打造一個和諧企業,建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企業,與時俱進,加速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積極貢獻!”這是**公司董事長程貞貴對社會、對股東、對職工的莊嚴承諾。成立14年來,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好企業,努力把企業建成社會主義大家庭中一個和諧的細胞作為企業今后行動的方向。 發展是和諧的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若干事例說明,只有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努力把企業做強做大,才能維護企業的穩定,職工才能安居樂業,有寬裕的物質條件,才能不斷改善職工的生活質量,豐富職工的文化體育活動,提高職工的幸福值,企業才能和諧發展。
**公司是在改革春風中崛起的民營企業,其前身是國有宜賓縣氮肥廠的建筑安裝隊,1998年11月,經省體改委批準,省工商局注冊改制設立“四川**建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經省工商局批準,變更設立“四川**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變更設立為“四川**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登記注冊為“四川**投資集團”。14年的銳意進取,14年的艱苦創業,使企業從無到有,又小到大,由弱到強,發展為宜賓市十強民營企業。2005年公司總資產達3億多元,年產值2.1億元,利稅2600萬元,職工人均收入26000元;利稅年均增長40.50%,職工收入年均增長20%;2006年,各項指標又將較大幅度增長。目前,集團從業人員3000多人,各類高、中、初級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600多人,其中有大專以上學歷人員占89%,有技術職稱和持證上崗人員占90%以上。
意識是和諧的關鍵
企業的快速增長源于企業領導的創新觀念、和諧意識、清廉作風是構建和諧企業的關鍵
在快速的發展進程中,董事長程貞貴及其公司領導層始終明確一點:**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營企業,決不同于個體戶、小作坊,不能搞“包包稍”、“家長制”。企業要持續穩定發展,要建成百年企業,就得堅持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充分發揮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企業辦成和諧的職工之家。
共享成果是和諧的動力
企業發展了,要讓每個職工實實在在分享到發展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調動他們極大的勞動熱情,這是構建和諧企業的巨大動力。
公司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的事例不勝枚舉:
新建了寬敞明亮的辦公大樓,創造良好的辦公環境和現代辦公設備,2002年就實現了局域網辦公,建立了圖書室、健身房等設施。
為職工加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大病統籌、生育保險等國家規定的所有保險的基礎上,還為從事高危作業的人員每人增買了兩份“意外保險”;為女職工每人增買了一份“婦科五項疾病保險”;此外,考慮企業職工退休之后工資收入不高,公司為年滿45歲的女職工、年滿50歲的男職工投了補充養老保險,按省月均工資標準繳納1-3月。待職工退休時本息一次性付給;未達到退休年齡死亡的,其補充養老保險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者法定繼承人領取。職工退休前遇到重大困難時,經本人申請,董事長同意,可以提前支取部分或者全部補充養老保險。
每年為職工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對有病職工安排治療。
一年一次分批組織職工公費旅游,先后游覽了華東五市、云南麗江、西雙版納、張家界、海南島等景區。自今年來,改集體旅游為帶薪休假。在本公司連續工作滿1年以上至5年以下的休假4天,每天補貼50元;滿5年以上至10年以下的休假7天,每天補貼100元;滿10年以上至20年以下的,休假11天,每天補貼180元;滿20年以上的休假14天,每天補貼230元。
為職工交納住房公積金,按職工本人工資基數交納10%,單位資助職工同等金額。
堅持辦好一年一次的企業和職工及其家屬的親情活動。企業把職工和職工家屬請到企業來,由企業向他們匯報一年來的工作,歡迎他們對企業提出建議和意見。
每月舉行一次當月出生的職工過集體生日,由企業領導為他們慶祝生日,發放紀念品。通過這種活動,加強溝通。
給部門經理以上的管理人員配備小車,除方便工作外,個人急需用車也得到了解決,體現人性化管理。還給在生產第一線的項目經理配備筆記本電腦。
為遭遇突發性困難的職工排憂解難。董事長程貞貴經常給職工講,家庭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告訴公司,小家克服不了的困難,公司是“大家”,“大家”能克服。
2004年2月,職工黃遠林在去成都途中遭遇車禍,傷情十分嚴重,得知信息后,董事長、總裁、工會主席等領導趕赴成都,落實最好的醫療條件給予治療,用去近10萬元的醫療費用,公司救濟2萬元,職工捐助5000多元,其余大部分經費都是公司借支的;今年8月,職工曾勇的女兒曾麟元因患血液單細胞增多,在北京住院治療,公司得知后,立即支持1.5萬元,同時發動職工捐款6000多元,現在該小孩已基本康復出院回家;9月,職工聶躍松患乙肝并發胃出血,公司已為其支付7萬多元,并發動職工捐款。值得一提的是聶躍松曾三次離開公司,到沿海等地“闖”了十余年,什么收獲也沒有,連起碼的施工技術員證都沒有,作為“用工”,幾乎沒有什么條件了。但是,公司還是接納了他,讓他邊干工作邊培訓,從頭開始,并將其愛人安排在公司的酒店工作,使他生活無憂......
激勵職工成才,凡是學習與本職工作相關的學科,企業除在時間上給予必要的支持外,還給予報銷學雜費、書本費、考試費和往返交通費等,對學有所成的職工,還給予獎勵。對于在2008年前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的人員給予重獎。今年8月對取得一級建造師資格的馮新堅、鐘國祥、邱元松三人每人獎勵2萬元。
建立股份獎勵,在企業擴資增股時,對那些為企業作出顯著貢獻的人員實行贈股獎勵。
每逢節日,公司都要進行慰問,發慰問金,組織活動。
關愛農民工是和諧的體現
在**,農民工所占比例很大,公司對農民工從來沒有另眼相看,而是作為職工平等對待。農民工在公司一樣地享有民主權益,鼓勵他們給公司提合理化意見和建議,享受公司免費為他們提供的教育和培訓,享受公司的文化生活,參加公司各項文化體育活動,對公司做出貢獻,工作、學習成績顯著,一樣要受到表彰獎勵。還積極支持他們中有組織能力、有管理能力、有一定技術水平的人開辦勞務公司,義務地為他們提供辦理手續的各方面支持。高溫酷暑為他們送清涼、嚴寒冬日要為他們送溫暖,重大節日為他們送慰問,發禮品。
公司從不拖欠民工工資,他們的工資收入,不低于去沿海打工,不少人從沿海回來,到公司,一干就是幾年。
農民工工資逐年提高,2004年月人平月工資比上年增長20%;2005年人平月工資增長22%;2006年人平月工資增長27%。目前公司農民工月平均工資:小工1000元以上;大工1500——2000元;技術工3000元左右。
民主管理是和諧的途徑
**集團積極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密切了企業上下關系,促進了和諧企業建設。
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簽定勞動合同,用法律形式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隨著新《公司法》的頒布,結合公司的實際,今年,公司對職工重新履行了勞動合同的簽定。專門成立了以人力資源部牽頭的起草小組草擬合同文本,合同文本交全體職工反復討論,由上而下,自下而上,并反復征求勞動保障部門和法律部門的意見,8易其稿,最后在第三屆第三次職代會上獲全票通過。正式簽定合同時還邀請了縣總工會、主管部門、勞動部門等到場。勞動合同詳細規定了企業與職工雙方的權利、義務,使勞動關系有序、合法、和諧。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使廠務公開民主管理有章可循。二OO四年,制定了《**集團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企業的實施細則》。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實施細則》等一系列開展公開和民管的制度。
拓寬民主管理的形式。每年召開至少一次股東會,聽取和審議公司年度工作匯報和下年度工作目標計劃,每周一召開董事會常務會,每周一召開行政辦公會,每月一次職工大會;設立廠務公開欄和舉報電話;實施“七必談”和“七必訪”等多種形式,推行民主管理。
文體活動是和諧的載體
公司確立了“**,忠誠到永遠”的企業精神,以企業精神為核心,明確了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宗旨、職業道德、企業價值觀。創建學習型企業,不斷提高廣大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寓教于樂,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如“慶三八女工趣味活動”、組織參加省、市電視歌手大賽、市、縣職工歌手大賽、文藝表演、演講比賽、普通話大賽等活動。今年國慶前夕,9月30日,公司成功舉辦了一屆職工運動會,參賽人數547人(次),其中500多人(次)是農民工,比賽項目12個大項,19個小項,頒發獎金8.1萬元。規模大,項目多,組織有序,是宜賓縣歷史上企業職工運動會之最。
**在發展在壯大,一路走過從不曾忘記回報社會。**人認為,企業能發展,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政府的關懷、社會廣泛支持帶來的,理所當然應該回報社會,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真心實意為社會做的好事實事。
2002年,公司捐資100萬元幫助宜賓縣雙誼鄉修建“**小學”,該校一舉成為全縣村級一流學校;第二年,**又為該校購置了22臺計算機,當時連宜賓市城區重點小學都還沒有這么好的教學條件。
2004年抗日民族女英雄趙一曼家鄉白花中學60周年大慶,公司與學校簽訂了捐資200萬元建立“**獎學金”的協議,2005年和今年暑期,兩次為200多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和卓有成效的教師頒發了獎學金20萬元。
在2006年10月19日召開的“宜賓市慈善總會暨慈善大會上,公司捐贈100萬元。
公司每年扶貧濟困,支持貧困學生,助殘、助老,支持地方文化體育事業不下100萬元。宜賓兩屆電視歌手推新人大賽、宜賓市機關干部推廣普通話和首屆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電視節目等等,都是公司提供的贊助;還為雙誼鄉紅場村新修了村委會,為羅嘴村修建了公路……此外,還積極安置失業下崗工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
公司努力構建和諧企業,企業呈現出安定團結,互助友愛,和睦融洽的良好氛圍,廣大職工以企業為家,愛企業如家,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發揚公司的企業精神“**,忠誠到永遠”,正如《**之歌》所唱的那樣:走進**門,有顆奉獻的心,努力把公司建成一個和諧企業,建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企業。公司自成立以來,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沒有發生過重大治安案件,沒有重大投訴事件,沒有發生過重大勞動糾紛。
當前,蓬勃發展中的**集團正乘著六中全會的強勁東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征途中蒸蒸日上、大展宏圖。
【企業公司構建和諧企業典型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構建和諧企業08-15
石化公司構建和諧企業的實踐與思考08-12
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企業08-12
企業敬業模范典型事跡材料08-24
創建文明和諧公交企業典型發言材料08-15
國有企業勞動關系隱憂與和諧勞動關系構建08-05
論企業管理中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08-07
論企業管理中和諧人際關系的構建08-18
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典型材料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