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匯報
一、集中區基本情況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工業集中區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行動迅速,把建設工業集中區的工作納入到了重要議事日程。加大了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投入,2005年8月5日,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21個委、辦、局一把手組成的工業集中區建設領導小組,從相關部門抽調13名干部成立了工業集中區管理委員會,管委會由綜合部、資金部、招商部、基建部組成。同時,成立了工業集中區項目入區審核委員會。并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制定了《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工業集中區的意見》、《工業集中區項目入區條件》、《工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等3份文件。完成了集中區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2005年9月22日通過了省發改委委托省工程咨詢服務中心主持的論證評估,近期內報省發改委批復;完成了環境影響評價前期準備工作,根據集中區建設的需要,隨時可以進行評價。為申請國家開發銀行軟貸款做好了準備;完成了將工業集中區納入城市修編工作;完成了集中區管委會辦公地點的選址工作,解決了辦公經費,安裝了傳真、電話、電腦及全套打印設備具備了現代化辦公條件;完成了工業集中區起步區道路用地和項目用地土地利用規劃調整;現在己有年產2000噸大豆蛋白分離項目、中藥制劑項目、彩色夾芯鋼板項目等12個項目與投次方達成投資意向,協議投資額達到8.07億元,從現在反饋信息看,工業集中區基礎設施建成后,將會有更多的項目入區。現己有投資700萬元的彩色夾心鋼板項目,投資600萬元的新型建材項目和投資580萬元的塑料編織袋項目等3個項目簽定入區協議,目前正在做入區前的準備工作。
二、工業集中區規劃
1、工業集中區選址。工業集中區選址,幾經對比,最后選擇在市區北側,長白鐵路以東,嫩江以西,前蓮泡以南的經濟開發區。規劃占地面積10.26平方公里,其中一期開發1平方公里。2010年前完成一期開發任務。一期開發完成后,隨著項目入區,實行滾動式二期二發,2020年前,完成全部開發。
2、集中區功能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集中區功能規劃時,我們注意研究制定與國家產業政策和我市發展規劃相適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規劃;按照做大做強產業,形成產業集群的要求,結合相關產業基地建設搞好產業發展規劃;按照統一規劃、有序開發、合理利用的要求,搞好集中區布局規劃;按照設施配套、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要求,搞好基礎設施規劃。工業集中區各項功能規劃,主要由工業用地、居民用地、倉儲用地、市政設施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道路文場用地、綠化用地和其它用地8項組成。
工業用地:4.19平方公里,占43.11%,其中一期工程0.49平方公里,占5.04%。
居民用地:0.57平方公里,占5.86%其中一期工程0.15平方公里,占1.54%。
倉儲用地:1.05平方公里,占10.8%。其中一期工程0.15平方公里,占1.54%。
市政設施用地:02.1平方公里,占2.16%。其中一期工程0.07平方公里,占0.72%。
公共設施用地:0.45平方公里,全部為二期工程,占4.63%。
道路文場用地:0.91平方公里,占9.36%。其中一期工程0.3平方公里,占3.09%。
綠化用地:2.49平方公里,占25.62%。其中一期工程0.13平方公里,占1.34%。
工業集中區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區內有百萬噸級港口一座,距火車站5公里,距北站1.5公里。集中區內己有疏港公里和長白一級公路出口路一條。2010年前,計劃投資1.37億元,進行一期開發的“六通一平”建設(排水、道路、供電、供熱、通訊)主要是修建道路3條和沿路的基
礎設施建設。2006年度,計劃投資1100萬元,修建道路1條和維修道路一條。
3、項目規劃。工業集中區為投資者提供最優惠的政現和最優質的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者準入門檻和投資成本。集中區對能夠提供較多就業崗位、能夠較多增加財政收放、科技含量較高、不污染環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固定資產投資額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實行零地價、零收費,計劃在2010年前,集中區內建成畜產品深加工、汽車配件、優質白酒礦泉水、醫藥化工、石油機械、火力發電等六大產業。使工業集中區真正成為工業項目的聚集區、強工富市的帶動區和二次創業的崛起區。
三、主要項目及建設重點
2006年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工業集中區突出抓好兩項工作:
一是抓好項目入區工作。集中區建設的關鍵和根本目的是項目。因此今年要有12個項目入區。其中:完成集中區內己有橡膠廠和石油機械廠兩個企業的整合重組,啟動生產;抓好彩色夾芯板、塑料編織袋、新型建筑材料、制藥、礦泉水、無紡布、精密鑄鋼、大豆蛋白分離、粘玉米加工、苜蓿葉蛋白等10個項目的入區建設工作,完成總投資4.65億元。
二是完善集中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1100萬元,在今年9月前新建和維修集中區道路各1條。其中投資800萬元,修建嫩江北街和長白北街垂直連接道路1條,道路總長1000米,寬52米,總面積5.2平方米。投資300萬元維修道路1條總長度2150米,寬42米,總面積9.03萬平方米。道路維修完成后,集中區內將形成以長白北街、嫩江北街為加構的兩縱一橫“工”字形的路網交通格局,初步完成起步區的“六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任務。
四、保障措施
為加快我市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促進全市工業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主要采取以下六項措施:
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理順工業集中區機構。要根據項目建設的實際情況和需要,抽調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想干事、能干事、自身素質和修養較高的人員充實到工業集中區管委會,確保工業集中區管委會能夠適應項目建設的需要,高效有序地運行。
二是要進一步完善政策。在“零地價、零收費”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對那些能夠對地方經濟發展拉動作用大、提供就業崗位多的大項目、好項目要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千方百計要把項目引進來、留得住、建設成,進一步增強工業集中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要充分宣傳我市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比較優勢,采取走出去上門招商,有目標的專項招商的方法進行招商引資。
四是要扎扎實實地做好項目引進和建設工作。除了對引進項目鑄好跟蹤服務外,還要做好、做細、做實項目的前期考察論證工作。尤其是要防止投資商發生“圈而不建、占而不用”的“半截子工程”,在經濟上避免損失,在政治上規避影響。
五是要繼續擴大對工業集中區的宣傳,擴大工業集中區在域外的知名度和影響,以此吸引更多的客商到大安投資興業。
六是要進一步加強工業集中區管委會隊伍建設。樹立科學嚴謹的工作作風,想真事、辦實事、勤儉節約干大事,真正發揮工業集中區做用,促進全市工業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某縣工業園區建設情況匯報08-12
財源建設情況匯報08-24
關于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調研報告08-12
街道建設推進情況匯報08-21
婦女之家建設情況匯報08-24
中心鎮建設情況匯報08-12
*煤礦“雙基”建設情況匯報08-12
×區社區建設情況匯報08-12
城建項目建設情況匯報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