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局團委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工作匯報
在全團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是共青團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繼續和深化,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精神的實際行動和具體舉措,對鞏固和擴大黨的青年群眾基礎、永葆黨的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團中央和團省委、團市委的部署,錦州市教育局團委從2005年10月起,在教育局直屬學校中開展了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教育局團委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扎實推進,圓滿完成宣傳動員、學習教育、總結提高三個階段的各項工作,現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本范文先生網-http://www.wmxz.cn]一、認真謀劃、狠抓落實
根據錦州團市委和教育局黨委的安排部署,教育局團委結合自身實際,通過對團員隊伍和團組織狀況的調查摸底、制定推進計劃,為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的良好開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準確把握教育局直屬學校各級團組織的情況與動態,摸清底數,局團委在9月中下旬對全局團組織、團干部和團員隊伍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調查。此次調查對局直36所學校(高校2所、中專3所、職專4所、高中5所、初中18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民辦高中2所)的團組織情況進行了全面梳理,對團干部和團員隊伍進行了認真的統計。據統計,全局現有團員11526人,基層團委36個,基層團支部942個,專、兼職團干部1001人(在職教師45人,學生956人)。這些數字為搞好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打下了基礎,為工作順利開展做好了準備。
主題教育活動開展前,局團委多次研討活動方案和實施步驟。經反復研究,最終提出“增強意識、健全組織、活躍工作”的總體目標,并以目標為導向,制定出活動開展的五項原則,即:堅持黨建帶團建;堅持理論學習貫穿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為主;堅持以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堅持開拓創新。在此基礎上,為了爭取各學校黨政領導對活動的重視和支持,局黨委以錦教黨字[2005]25號文件的形式,把活動指導思想、活動原則、目標要求、階段安排、重點內容進行了具體要求,并制作成活動推進計劃表,利于各學校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執行。
二、廣泛宣傳、注重學習
2005年10月17日,錦州市教育局團委在錦州鐵路高中舉行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這標志著錦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增強共青團員意識的主題教育活動正式拉開帷幕。共青團錦州市委副書記張猛同志、學少部部長叢笑紅同志和局黨委工作部部長田力同志參加了啟動儀式并對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全局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動員會后,局直各學校結合本單位的特點先后制定了實施方案、召開了動員會,以各種豐富多彩的學習形式深入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為了營造活動氛圍,各學校積極利用廣播、板報、櫥窗、校園網等宣傳平臺,大力宣傳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努力營造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活動氛圍,力求宣傳到位,促使每名團員高度重視。
為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局直各學校團委采取多種方式,扎實開展學習。
一是組織開展“學理論,知團情”主題學習活動,各學校積極組織團員上團課、學團章、聽報告、熟讀輔導材料,通過自學、集中學、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學等多種形式深入開展了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理論學習和以《團章》為主要內容的團情、團史教育。確保了每一名團員至少上一次團課、學一遍團章、讀一本好書。
二為了使每名團員深刻領會《團章》等材料精髓。各學校紛紛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將書本上的理論轉化為內心感受,進而內化為指導人生的行為準則,使“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深入人心。我們以“新時代新風采”為主題,積極組織征文、演講、知識競賽等多種活動,圍繞“新時代團員必須具備怎樣的基本素質”、“如何使自己的團支部具備活力”、“我的團員先進性如何體現”等進行深入地討論,進一步明確團員標準。分別在展開了“我為什么入團”、“學生團員的標準是什么”的大討論,舉辦了“增強團員意識,展現時代風采”的辯論會,加深了團員對成人、成材、成功的正確認識。
三是堅持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與第二批先進性教育工作相結合。局團委采取三項措施把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和學校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進步。一是團委書記定期向黨政領導匯報團員意識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取得黨政領導支持;二是邀請單位黨委領導,為廣大團員進行一次團課教育,為廣大青年宣講黨情、黨史,使團員青年堅定理想,樹立信念;三是邀請優秀黨員、團干部做經驗介紹,為廣大團員樹立榜樣。
三、結合活動、抓好實踐
學習的目的是要武裝頭腦,更要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我局的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中,局團委高度重視各級團組織的學習與實踐結合情況。為把全局的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引向深入,局團委把開展主題團日活動同增強團員意識教育相結合,同促進團的各項工作相結合,同時,各級團組織在組織開展團的各類活動中通過舉團旗、戴團徽、唱團歌,進一步增強團員的光榮感和自豪感,不斷擴大團組織的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
為動員廣大團員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奉獻青春和力量。2005年11月初,我局團委開展了“大手牽小手,冬日送暖陽”系列活動,號召各學校團員青年奉獻愛心,從多方面幫助貧困家庭的學生。我局團員青年紛紛獻出一顆顆愛心,踴躍向貧困學生捐贈物資,據統計,活動期間共向貧困學生送去御寒衣物200余件。為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幫助師生情感溝通,局團委組織開展“陽光計劃”。各學校團組織設立陽光大使并備有溝通記錄,專門負責師生之間情感的交流和傳遞,幾句善意的提醒,幾聲衷心的祝福,讓師生之間愛如陽光。
為貫徹落實團省委、團市委有關扶貧幫困工作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深化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發揮共青團組織作用,為建設和諧錦州作貢獻。局團委在2006年元旦、春節期間組織局直學校團組織集中開展“真情暖萬家 青春促和諧”扶貧幫困活動。活動中,廣大團干部、團員深入弱勢群體、特困家庭中廣泛開展訪貧問苦,切實為他們提供有效服務和物質幫助。還組織中小學生,以“五老”為主體,從小事做起,就近就便開展敬老愛老助老活動。以班級為單位組建敬老志愿服務隊,與“五老”、孤寡老人結成幫扶對子,定期為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據不完全統計,在扶貧幫困活動中,教育局直屬學校共有425名團干部、4640名活動團員,深入到200多戶“五老”貧困戶、特困家庭,捐贈物資價值總額21528元,捐款金額14651元,結成幫扶對子864對,志愿者累計服務3220小時。
四、求真務實、成果明顯
自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在我局啟動以來,局直各學校團組織按照局團委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工作狀態和發展勢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1、團員素質有效提高。通過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廣大團員認真回顧了團的歷史,系統學習了《團章》,明確了教育活動開展的目的意義和任務要求,增強了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團的十五大精神實質的認識和理解,端正了學習態度,增強了政治敏感性和鑒別力,使團員的理論水平和綜合素質有了顯著提升。
2、團干部隊伍得到鍛煉。活動使全局1001名兼職團干部接受了良好的鍛煉。組織活動鍛煉了團干部的組織策劃能力;上團課鍛煉了團干部的表達和寫作能力。活動使團干部得到了全方位的鍛煉,自身素質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團的工作逐步活躍起來。據統計,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中,全局各級團組織累計開展活動400余次,參與活動團員1萬余人次,活動的開展增強了團員間的交流,有效提高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使團的工作得到活躍,青年學生的活力得到煥發。
4、團的制度逐步健全。依托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各級團組織不斷改進和創新團的工作體制,健全完善基礎管理辦法,強化基層團干部的工作能力。活動中,教育局直屬各基層團委共制定完善了《“三會兩制一課”制度》、《團員教育評議制度》、《團員證管理使用制度》、《團干部民主任期選舉制度》、《關于履行入團手續制度》等團的管理制度100余項,為教育局直屬學校團的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錦州市教育局在團員意識教育活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一是由于高中學習任務中,升學壓力大,存在理論學習和課業學習的矛盾,一部分團員還存在學習不到位、理解不深入、應用不得當的問題;二是短短三個月的活動,不可能把團組織存在的所有問題都一下子解決了,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摸索。為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鞏固發展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的成果,把教育活動長期化、經常化、制度化,形成常抓不懈的長效機制;認真及時的總結活動中好的經驗和做法,使其形成體系和制度,發揮長期的效能;克服松懈情緒,以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不斷推動和促進全局團的工作的深入開展,以實際行動來檢驗活動的成效。
【教育局團委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工作匯報】相關文章:
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方案08-15
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方案(范例)08-15
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計劃08-12
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經驗材料08-17
團委書記在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啟動儀式上的動員報告08-15
關于開展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活動的實施意見08-15
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08-13
增強共青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總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