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xxx鎮工 作 情 況 簡 介
xx鎮位于華鎣山中段西麓,幅員面積2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全鎮10個行政村,1個街道社區居民委員會,總人口2.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今年來,在各級黨政領導下,在社會各界支持下,全鎮圍繞“糧油生產穩鎮、勞務輸出富鎮、三大支柱強鎮、改革開放活鎮”的發展思路,精心培育三大產業(畜牧業、林果業、加工業),努力建設三個大鎮(畜牧業大鎮、林果業大鎮、加工業大鎮),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全鎮經濟、社會事業全面協調發展。一、發展思路清晰,工作重點突出。
立足鎮情,分析新的形勢,因地制宜地制訂全鎮的發展思路、工作重點和奮斗目標。在發展思路上,做活三篇文章。即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支撐,以旅游為補充,做特農業,做強工業,做靚旅游業,把祿市這個純農業鎮,發展成為工業、農業齊頭并進的經濟強鎮。在奮斗目標上,建設三個大鎮。即依托產業建支部,大力發展畜牧業;依托公司帶農戶,大力發展林果業,依托基地建工廠,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三年努力,將祿市建設成為林果業大鎮、畜牧業大鎮、農產品加工業大鎮,建設成為全市的農業綜合開發基地、農產品集散中心,建設成為丘陵地區的農業典范。在工作重點上,辦好三件大事,即“開發一座山、利用一個園、建好一個場鎮”。開發一座山就是挖掘資源,調優結構,建成華鎣山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區核心區,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利用一個園就是招商引資,興辦企業,建成全省最大的實木套裝門生產基地,解決政府增稅問題。建好一個場鎮就是搬遷政府,完善設施,形成“工”字型小場鎮,解決祿市對外開放形象問題。實踐證明,上述思路、目標、重點切合祿市鎮情,為祿市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措施得力,鎮域經濟上新臺階
充分利用黃花梨公司和大川集團落戶紅光工業園的優勢,努力建設三個大鎮(畜牧業大鎮、林果業大鎮、加工業大鎮),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鎮域經濟。
(一)畜牧業發展創新高。構建種草、養畜、加工產業鏈,建設畜牧業大鎮。把種草養畜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鎮域經濟的重點,在六水溝等村建優質牧草基地3000畝,以種草促養畜,以養畜促發展。籌集資金150萬元順利完成了明星種豬場和紅光種兔場的搬遷工作;新建DLY豬大型養殖場2個,新發展天兵豬場、俊剛豬場和勤建養殖場等小型豬場23個;壯大了山門口、走馬嶺、分水嶺、姚家磅等專業養兔基地村規模。全鎮出欄生豬3萬余頭、家禽25萬余只。
(二)林果業經濟上臺階。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設林果業大鎮。依托退耕還林政策,實施退耕還竹,以饅頭山、廣溪路沿線、胡家河流域為主,重點推進六水溝、小驢山、走馬嶺、棕樹坪、涼水井等村成片規劃栽竹2500畝,零星栽竹50000叢。重點開發境內的華鎣山,以黃花梨基地為中心,大力打造華鎣山國家級旅游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對2000畝黃花梨逐步進行品種更新。在山門口村引進山下紅、臍橙等優質水果,新擴展山下紅基地1000畝,建成3000畝林果業基地。上半年,黃花梨公司成功創建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華鎣山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區一期工程順利完工,二期工程已經啟動,力爭建成全市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三)農產品加工呈強勢。堅持用抓工業的理念、方法、機制抓農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建設加工業大鎮。壯大了以明星面粉廠為龍頭的糧食加工企業,達到年加工糧食1萬噸生產能力;積極支持大川門業的發展,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為大川集團二期生產線年產30萬套套裝門奠定了基礎,現已全面建成投入試生產,將成為全市最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依托重慶葛業,在小驢山、大坡老村建起了1000畝以種植葛、木瓜、梔子等為主的中藥材基地,形成初加工能力后,可使葛系列產品成為華鎣特色旅游食品。
(四)民營經濟發展迅速。認真貫徹全市“建全省工業強市”精神,采取資金投入、政策扶持、強化服務等方式,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步伐,積極引導民間資金向民營資本的轉變,充分發揮民營經濟在工業經濟中的支撐作用。2004,年新增工業企業2戶,個體工商戶32戶,新增銷售收入達5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1個。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8000萬元,工業增加值3200萬元,產品銷售收入7600萬元。
(五)基礎設施效果明顯。一是運用經營城市的全新理念,加快祿市大道的開發利用。籌資120萬元,將明星種豬場整體搬遷至祿市大道,建起了源茂種豬場;在原地熱鉆探處投資55萬修建的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即將竣工;硬化農貿市場街道1000米,與祿市大道相連接。二是戶辦工程進展順利。投資30萬元,按照“六個一”標準實施修建山門口—月亮坡—分水嶺一片農民新村,現已完成戶外裝飾75戶。三是狠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修建蓄水池5口,整治山平塘19口,維修渠道3公里,抓好病險水庫防汛、地質災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六)招商引資卓有成效。建立健全招商引資考核機制、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持“走出去,請進來”方針,加大投資環境建設力度,提供良好服務,并結合產業結構優勢,精心包裝項目,提出項目,2004年,引進農業項目8個,工業項目3個,其他項目2個,完成協議資金達12095萬元,到位資金5821萬元,。
(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一是切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堅持“穩定壓倒一切”信念,將不穩定因素解決在基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并實行信訪穩定例會制、定期排查制和匯報制,嚴格目標考核,全鎮實現了“四零”目標。二是計生工作再上新臺階。利用創建國家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之際,投入20萬元加強了計劃生育軟硬件建設,計劃生育上新臺階,連續5年評為一類鎮。三是為民辦實事工作扎實推進。保持和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難點問題。加快交通建設,改造村級公路12.9公里,新修村級公路2公里,完成便民路10公里。實施貧困救助,幫助貧困戶、無房戶建房18戶,救助貧困學生35人。強化勞務輸出,加強勞務培訓,共培訓勞務人員900人,新增就業崗位250個,完成勞務輸出6123人。實施飲水安居工程,投資13萬元,解決紅光居民近2000人飲水問題。四是其他工作常抓不懈。強化安全生產,開展安全教育和培訓,牢固樹立安全意識,為爭創“四川省安全示范鄉鎮”奠定了基礎。扶貧救濟、民政、基層文體建設工作蓬勃發展,醫療衛生、教育投入、廣播電視事業取得新進展,促進了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三、黨的建設不斷加強,保障有力
按照“三級聯創”要求,堅持“班長抓班子,班子帶隊伍,隊伍促發展”的指導思想,狠抓鎮黨委自身建設,圍繞“五好”目標,努力創建基層組織建設示范鎮。在抓好經常性工作的基礎上,大膽實施鎮、村干部素質工程,開展爭先創優活動,不斷加強村級陣地建設,試行村干部坐班制,依托優勢產業建立黨組織,實行“支部+協會”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探索了基層組織建設與經濟工作緊密結合的新途徑。為全鎮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
【xxx鎮工 作 情 況 簡 介】相關文章:
班 主 任 工 作 情 況 統 計 表08-16
區 防 汛 救 災 情 況 匯 報08-12
2005年xxx鎮綜治工作總結08-13
移 民 工 作 報 告08-12
電 教 工 作 總 結08-12
電 教 工 作 總 結08-06
電 教 工 作 總 結08-06
政 府 工 作 報 告08-13
xxx鎮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作總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