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縣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情況匯報
**縣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情況匯報
一、我縣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基本情況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起步于1998年。近些年來,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農業結構調整逐步擴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不斷得到壯大,婦女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程度也不斷提高,婦女已日漸成為我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力軍。目前,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主要有“公司+協會+會員”或“協會+會員”的形式,共有合作組織360余個,其中以女性會員為主體(女性會員占總會員數50%以上)的有161個,女性會員達4.48萬人,占總會員的43.9%,帶動貧困婦女1100人,年經營服務收入總額3.6億元,創利稅0.52億元,為會員增收達1.12億元,會員婦女年人均純收入比當地普通婦女多400元左右。全縣20個鎮,每個鎮均有5-20個各種類型的專業合作組織,從生產流通看,涉及到農工貿、產供銷各個環節,經營范圍覆蓋了全縣水果、生豬、養魚六大全縣性農產品基地和八大區域性農產品基地,絕大多數合作組織都圍繞當地農村主導產業從事經營活動,經營范圍小至幾個村大至全縣各地。
二、婦聯推動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做法
(一)爭取領導重視,出臺優惠政策。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立后,縣婦聯充分認識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是增加女性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多次向縣委、政府分管領導匯報婦女在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對婦女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取得了縣委、縣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在縣委、縣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意見》中,明確規定了要大力發展女性會員、對以女性為主的組織在登記注冊、信貸、引進人才、建設用地、生產用電、經營稅收等方面實行重點傾斜政策。并對婦女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遇到的實際問題,縣委、縣政府通過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二)開展專門培訓,提高會員素質。為了進一步發揮婦女在合作社發展中的作用,縣婦聯不斷為婦女創造學習鍛煉的機會。專門舉辦了合作社女社員培訓班,不僅強化了合作社管理治理知識,而且重點進行了社會性別知識的普及,讓女社員從更深層次認識婦女問題,從而增強自信。每年我們以鎮為單位舉辦了合作社女社員培訓班,并討論了如何發揮婦女在合作社中的作用、“消除性別歧視,實現男女平等,共享合作社經濟資源和成果”、婦女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積極參與合作社的治理管理決策、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起帶頭帶動作用,促進合作社全面發展等問題。目前,我縣各合作社婦女社員正以強烈的責任感,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為婦女兒童服務工作之中。
(三)發揮自身優勢,搞好協調服務。一是引導女能人領辦合作社。我們充分發揮“雙學雙比”競賽活動中涌現出的女企業家、各類女能手、女科技示范戶、三八紅旗手的帶動輻射作用,引導她們帶頭創辦農村婦女經濟合作組織,目前全縣有以女性為主要負責人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7個。為充分發揮女能人在合作組織中的作用,2004年3月,縣婦聯牽頭成立了各屆婦女聯誼會,會員有女經理、女老板、女企業主等,聯誼會注重提高會員致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不僅為女能人之間的相互聯系搭建了平臺,成為女能人發展的支持網絡,而且通過聯誼會,女能人互相學習,互為樣板,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競賽氛圍,帶動了農村婦女的發展進步,已經成為我縣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指導女社員推動合作社發展。我們依托龍頭企業,全縣共啟動了60萬畝中高檔優質稻、10萬畝高產油茶、100萬頭無公害生豬和10萬畝優質水果等四大主導產業基地和3萬畝高檔優質生態稻米示范基地、3萬畝木材、2萬畝楠竹基地建設,并制訂了一系列標準化種養技術操作規程在產業基地推廣應用。通過安全檢測檢驗中心和無公害蔬菜監測中心,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監測。引導企業大力引進和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和工藝,提高龍頭企業對農產品的加工轉換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目前,全縣通過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產地認定的面積已達到87萬畝,產品認證達到41個。同時,幫助她們制訂各項管理制度、協會章程,從快辦理審核、登記等手續,幫助協會加強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推廣品種,落實種植計劃,簽訂訂單合同,調運種苗;深入田間地頭搞好生產技術指導;及時做好農產品收購、資金結算、紅利分配等工作。三是積極為女社員提供各種市場信息和服務。我們通過網絡、報刊、雜志等幫助她們根據市場行情及時調整種植規模和品種,組織訂單生產,建立穩定的銷售網絡。婦女合作組織對訂單產品全部實行優質優價,價格保底收購,解決了銷售難的問題,保證了種植效益。并通過合作組織為會員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系列免費服務,在種植技術、信息、啟動資金、生產配套物資,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等方面全方位服務,使農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產出率和優質率,讓農民自愿擴大種植規模,保證農戶和企業利益雙贏。
三、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婦女的經濟收入增加了。通過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婦女參與經濟發展的程度不斷提高,她們的經濟收入也不斷增加,總的來說,會員婦女年人均純收入比普通婦女多400元左右。如***鎮的***,她原來整天種田種地忙個不停,家里還是一無所有,2003年她加入了大米加工協會后,僅三年時間就蓋了新房,而且還送女兒上了大學,兒子上了高中。
(二)、婦女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婦女加入合作組織后,不斷參加學習,接受新的知識,成為了知識型女性,為了解市場信息,與外界接觸也更增多,她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合作組織使她們拋棄了傳統的偏見,不再自卑自弱,不再狹窄保守,使她們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生長力量、充滿了對新生活的希望。而且參加合作社以后,社員們在一起聚會的機會多了,在一起學習討論,共同提高,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努力干,一起干的合作理念深入人心。她們讓家庭更加和睦,讓家園更加美好,在合作組織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現。
四、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建議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思想認識不高,發展動力欠缺。相當一部分農村婦女缺乏開拓進取精神,滿足于現狀,小富即安思想嚴重。二是政府引導不夠,扶持措施欠缺。由于財政資金困難,政府在人才培訓科技服務和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不夠,銀信部門的貸款支持力度不大,用地、投資、辦證、稅收等方面優惠政策沒有具體明確,各種名目的收費較多等等,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婦女參與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三是發展不平衡,差距不斷擴大。龍頭企業和農業專業協會營銷隊伍發展較快,但股份合作經營、勞務輸出組織尚處于起步階段。各鎮發展也不平衡,從全縣來看,***、***、***、***、***等鎮的覆蓋面已達到50%,但部分鎮的覆蓋面不到10%。四是隊伍素質低,科技含量不高。女會員綜合素質不高,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相對落后,文化層次低,創新能力弱,高科技成果開發與應用少,生產工藝技術和設備落后,加工層次低,產品鏈條差,導致產品缺乏競爭力。
(二)對策建議。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形成發展合力。我們不但要提高女會員的思想認識,讓她們認識到與各種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合作是降低農業投入和風險,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增加農業收入的可靠途徑。而且要提高各級各部門的認識,把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一件大事來抓。二是爭取扶持措施,提供發展保障。爭取政府出臺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具體實施辦法,不折不扣地落實上級的優惠政策。爭取財政支持,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扶持資金。爭取信貸支持,適當放松對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信貸條件限制,下放貸款權項,提高貸款額度,用足用好用活信貸政策。延伸服務鏈條,增強發展活力。幫助女會員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加強高科技成果引進、開發和應用。延伸產品加工層次和鏈條,開發新產品,增加附加值。同時不斷強化合作組織和農戶的聯結紐帶,為農戶搞好產前、產中、產后的各方面服務。積極引導農戶按照市場需求開展生產、避免生產盲目性,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產出率和優質率。
【**縣婦女參與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情況匯報】相關文章:
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建設情況匯報08-12
關于支持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的意見08-12
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08-12
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在縣農工委中心組學習會上的講話08-16
縣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情況的報告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