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衛辦關于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農村環境整治,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條重要舉措,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進一步搞好我縣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真正找準當前農村環境存在的一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為全面領跑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近期,筆者對全縣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了專題調查。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對我縣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談點粗淺看法。 [找文章到文秘資源-/www.baimashangsha.com-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一、目前現狀和存在問題 我縣的基本縣情是農業、農村和農民。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村,亮點也在農村。為切實搞好農村環境衛生工作,縣委、縣政府在今年初召開的“三干會”上提出,要在全縣大打農村環境整治硬仗,為全面領跑新農村建設奠好基,帶好頭。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全縣上下全黨重視、全民動員、全部參戰,從三月份開始,大打了以清除“四堆八亂”為重點的春夏農村環境整治“殲滅戰”。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投資2000多萬元,投工50000余個,動用機械10000余臺(次),清除垃圾100多萬方,整修河道30000余米,粉刷墻壁500多萬平米,粉刷樹木50000余株,拆除違章建筑2000余處。同時300個垃圾填埋場,3000個垃圾池,2000個煤池,100支環衛隊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之中。改廁、改灶、改圈等工作也已全面啟動。可以說,全縣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開局良好,成效明顯。 但是,按照新農村建設“村容整潔”的要求,澤州縣的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一是思想認識不高。沒有真正把農村環境整治提高到“建設全面小康,沖刺全國百強”的目標要求上來,少數人治理,多數人污染現象依然存在,解決鄉村臟亂差問題困難較大。二是整治不徹底。注重集中整治,輕視日常管理,部分村莊和路段垃圾反彈現象嚴重。三是資金不到位。農村環境整治投資渠道不暢,特別是改廁、改灶、改圈等項目進度緩慢,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問題步履艱難。四是機制不健全。設立鄉鎮愛衛辦,健全集鎮管理站,組建鄉村環衛隊等常設專門機制。在相當一部分鄉村,有文件沒落實,保持優美的農村環境希望渺茫。五是設施不完善。垃圾填埋場、垃圾池、果皮箱、垃圾清運車等環衛專用設施,數量不足,管理不善,利用率不高,垃圾亂倒現象再所難免。因此,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勢在必行。 二、解決途徑 從我縣目前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出發,我們認為,要搞好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必須選準突破口,找準切入點,著重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集中治理四堆八亂。要按照打好打勝農村環境整治硬仗的總體要求,結合農村實際,采取全民總動員的辦法,每年搞好春夏秋冬四次集中整治。全面對公路兩邊、河道內外、村里村外、家禽畜圈、公共場所的四堆八亂進行集中清除。同時把每年四次集中整治形成工作制度,列入考核目標,堅持不懈地抓下去,力爭用3—5年時間使農村大環境有明顯改善。 2、全面加大改廁力度。縣鄉政府和有條件的行政村,要加強資金投入力度,健全資金補償機制,從根本上調動農村改建衛生廁所的積極性。鄉鎮人民政府,要加強領導,以點帶面、因地制宜、結合實際組織和領導農民進行雙甕漏斗、水沖式、通風改良式、三聯沼氣式等不同類型的廁所改建工程,最大限度地改造坑式老廁,徹底消滅露天糞坑。同時,各級各部門要把農村改廁作為常抓常新的工作重點,堅持不懈地抓緊抓好,確保新農村建設取得實效。 3、穩步推進農戶改灶。各鄉鎮要采用爭取上級扶持資金,合理利用現有資金,多方集聚民間資金等辦法,解決農村(戶)改灶資金問題。近期內,要學習北義城鎮西張村、巴公鎮南山村、下村鎮晉宏集團集中供氣的做法。鑒借陽城、陵川戶用沼氣的經驗,并以川底鄉普及煤球火為樣板,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進行沼氣、秸稈氣、液化氣和煤球火等清潔能源改造。力爭三年內,全縣改灶率達到80%以上,從而再現新農村建設的成果。 4、積極抓好農村改圈。家禽畜圈亂搭亂建是農村臟亂差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新建家禽畜圈要列入村鎮規劃,盡可能遠離村莊,集中飼養;影響村容村貌的現有家禽畜圈,要統一規劃、全部搬遷、人畜分離;同時,鄉村和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指導各類畜圈做到三勤(勤出、勤墊、勤打掃),六凈(圈凈、草凈、料凈、水凈、畜體凈、周圍環境凈),從而營造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保障措施 為打好打勝農村環境整治硬仗,確保新農村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我們感到,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強領導,高度重視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縣鄉兩級要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組,設立專職人員具體負責的辦公室,常年專抓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要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納入“十一五”期間經濟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把集中整治四堆八亂和農村改廁、改灶、改圈等重點整治項目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各鄉鎮要拿出專項經費,組建集鎮環境衛生管理站,配齊配全環境衛生專職人員和專用車輛,具體負責集鎮街道、鄉鎮駐地村和主要路段的經常性環境整治工作。各行政村要擠出專用資金組織環境衛生專業隊,規劃符合標準的垃圾填埋場,確定足夠的垃圾池(點),有條件的行政村,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果皮箱、垃圾筒,確保鄉村環境衛生管理規范,堅持經常。 2、各司其職,齊抓共管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農村環境整治需要全黨重視、全民參戰、全部上陣,特別是衛生、建設、工商、農業、畜牧、教育等職能部門,要嚴格按照各自工作職責,切實履行工作職能,協調配合,齊抓共管,抓好農村環境整治賦于本部門的工作任務。同時,縣委、縣政府應把職能部門在農村環境整治中的履職情況,作為年終考核本單位工作的主要依據之一,并實行“一票”否決,從而激發全縣萬眾一心大打農村環境整治硬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強化監督,嚴格考核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為全面加大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領導和監督力度,縣委、縣政府年初要同各鄉鎮和縣直有關單位簽訂年度環境整治目標責任書,要把農村環境整治作為縣委、政府“兩辦”督查,老干部督查團督查,職能部門督查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的主要內容;要確定標準、分解任務、定期測評,及時通報。同時,年終進行測評匯總、全面驗收、綜合排隊,然后將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列入全面工作考核內容。以此促進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上檔升級,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上臺階,創水平。【愛衛辦對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的實踐與思考】相關文章:
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調研報告08-24
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總結12-29
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匯報10-15
農村環境整治口號03-26
鄉鎮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總結08-24
村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總結01-20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匯報01-19
農村環境整治的調研報告08-24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