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某縣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調查與思考
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調查與思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中國特色的農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是新形勢下國家為切實提高農民健康水平,解決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到問題,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____年_月,**縣被確定為*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試點縣。為深入貫徹落實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正確、科學、客觀地總結試點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更好地推進試點工作順利開展,今年_月中旬,我們開展了全縣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革落實情況的專項調查活動。
一、基本情況
自____年_月**縣被確定為*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堅持把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列入為農民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合理確定定點醫療機構,科學制定報銷方案,強化基金管理,嚴格報銷費用審核,形成了“政府領導、衛生為主、部門配合、全民參與”的運行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全縣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達__.__萬人,參與比例達__.__%,累計籌集合作醫療資金____.__萬元。截止今年_月底,全縣已有_._萬農民報賬,受益面占__._%,報銷醫藥費用___萬元,占合作醫療基金的__._%。
全縣已基本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資金管理、使用程序上嚴格把關、規范運作,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正在逐步解決,農民的醫療支出負擔有所減輕,農村衛生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試點工作雖然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在監管機制、資金投入、內部管理等方面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二、試點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基層工作粗放,農民參合顧慮多。部分干部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有的采取上門收取的辦法,有的采取代交的辦法,工作方式簡單粗放,農民誤以為又是鄉村干部變相收錢撈好處,對參加新型合作醫療采取觀望、等待,甚至不信任態度。參保的農民擔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能不能長久,各項政策能不能真正兌現,合作醫療經費會不會被截留、挪用,甚至貪污、私分,在實施過程中有沒有憑關系、走后門,出現不公開、不公平現象等。
(二)具體操作不夠規范,缺少吸引力。一是受益面窄,該覆蓋的沒有覆蓋到。農村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一般是由于家庭主要勞動力有病,主要患胃潰瘍、心臟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或“小病”,患者如門診治療,單靠門診個人帳戶支付醫藥費,不夠一次就診的費用,如住院治療,每次扣除起付線金額后,又談不上報銷醫藥費,目前他們受益不大。二是補助標準過低,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普遍存在保險系數過于保守,統籌資金使用比例過低,住院補償的受益面太窄,患者得到補償數額也很少,遠遠達不到農民的要求。三是部分人群參合難。普遍存在五保戶、特困戶無錢交納,因建設征地轉非農業戶口的農民,部分買戶口而農轉非的人員,現在既沒有資格參加城鎮醫保,又不屬農村合作醫療范圍。
(三)縣級財政壓力大,配套資金到位緩慢。按現有方案,縣級財政對每個參保對象要承擔一定的補助資金,縣(市)每年要拿出幾百萬資金用于合作醫療配套?h級財政的這筆支出,加上縣鄉兩級合作醫療工作機構運轉的支出,使縣級財政多了一項巨大的支出項目。隨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行,縣級財政的壓力將越來越大。今年全縣應到位資金____多萬元,實際到位___多萬元,其中近___萬元是門診帳戶資金,出現了按政策計算有錢、賬上缺錢的現象。地方配套資金按進度沒有到位,既不利于爭取中央財政資金,又影響參合農民報銷醫療費,相對削弱了合作醫療基金的抗風險能力。
(四)醫療審核與監管機制不完善,基金管理潛存危險。一是各醫療機構雖然都采用公示欄對報賬藥品及價格等進行了公示,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治療性收費差別較大,大處方、臨床實際用藥與報費處方不一致,延長住院時間,克扣、拖欠補償費用,冒名住院等問題。合管員基本是本院工作人員,在報銷初審工作中既當了運動員又當了裁判員。二是外出務工的參合患者報費金額過大,據縣合管中心統計,今年_-_月共有__名外出務工參合人員報銷醫藥費__萬元,占統籌資金支出金額的_%,外地就醫,醫療藥費支出額度大,直接影響合作醫療基金安全。
(五)設施設備落后,服務水平低;鶎硬糠侄c醫療機構,尤其是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設施較落后,一些可以在鄉鎮衛生院治療的常見病、多發病涌入縣級醫院,一些可以在縣級醫院治療的大病卻轉到省、市等三級醫院,大大增加了合作醫療基金的風險。一些經辦機構編制沒有落實,人員沒有全部到位,經費嚴重不足,經辦機構還沒有實行計算機聯網服務。一些定點醫療機構醫療水平低,服務不規范,藥品價格高,不少項目費用不在報銷之列。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的認知程度。一是對各級干部要加強對有關政策的宣傳,學習和領會有關文件精神,從先進性教育和樹立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二是要加強對農民的宣傳,引導廣大農民樹立起互助共濟的意識和正確的健康消費觀念;三是要抓住典型事例,如對參保農民從合作醫療救助中獲得的好處和實惠廣為宣傳;增加透明度,公布收支賬目,向農民交底;宣傳外縣市、外省市試點的成功經驗,并學習借鑒。多種形式,多個層面,大力、廣泛、持續地面向社會宣傳,凸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帶給廣大農民的好處,擴大社會各界的認知度。
(二)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實現有章可循。一是調整和充實縣鄉合作醫療管理機構和監督機構,加大管理和監督力度;二是建立參合資格審查制度,確保參合農民身份的真實性和資料的完整性;三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規范醫療機構行為,特別是嚴格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用藥目錄,建立健全就診轉診程序,對合作醫療用藥實行統一招標、統一配送、統一價格,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規范收費;四是制定特大疾病再補償、慢性病納入報銷范圍的具體規定,進一步提高農民參合積極性。
(三)進一步加強管理,有針對性地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一要健全管理監督組織,建立完善資金封閉運行體系,實行籌錢、管錢、用錢的分離和有效監督,保證參合農民得到優質實惠的醫療服務和及時公正的補償。二嚴把資金報銷關。對于參合的外出務工農民報銷住院醫療費,原則上回本地就醫,必須在外地就醫的應在入院前申報,視其住院費總額的不同,年度內一次性補助,具體補助數額采取累進定額方式。提高合作醫療大病統籌基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立廣泛的單病種住院醫療費定額包干報銷辦法和惡性腫瘤、結核病、肺炎等特殊病例報銷辦法。對于多次反復發作的慢性病,一次住院費不高的,采取幾次住院費累加報銷的辦法加以解決。三要加強審計和監督,定期向社會公布資金收支使用情況,保證農民知情、參與和監督的權利,真正取信于民。要切實實施簡便的報帳手續,實行“一次服務”或“二次服務”,為農民提供便利、快捷、周到的服務。
(四)加大投入力度,增強服務功能。一是省、市、縣財政的配套資金要逐年足額到位,以利于爭取中央財政的專項經費,杜絕出現“斷奶”現象;二是部分資金管理的權限適當下放。進一步增強鄉鎮的責任感,調動鄉鎮及醫院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控制亂報銷、多報銷現象,使全縣資金使用達到大體平衡;三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通過國債資金、衛生基金等方式,加大對鄉鎮定點醫院醫療設備的投入,加強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今年,省政府將分期分批劃撥一定的資金,專門解決建制鄉鎮衛生院的醫療基礎設施問題,各鄉鎮政府、鄉鎮醫院要抓住機遇,科學合理用好資金,積極實施鄉鎮衛生院改造建設。
(五)完善籌資辦法,降低籌資成本。一是積極引導參合農民將門診家庭帳戶上節約下來的資金滾動作為下年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繳納的資金;二是以預存滾動籌資辦法代替政府籌資,即對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規定報銷醫療費用的農民,在報銷醫療費用時先扣除該戶農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應繳納的資金,進一步提高農民繼續參加合作醫療的積極性。三是探索建立農民參合的長效機制。劃一個時間段,半年或一年,在此期間對自愿參合的農民可實行先交錢,在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列名,到期轉帳,逐步解決“農民想交錢而政府不收,政府收時而農民不交”的問題。
(六)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一是根據工作需要配齊配強醫療、計算機操作人員,并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業務技術培訓;二是健全合作醫療管理機構與定點醫療機構微機網絡,使合作醫療步入科學化、現代化、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軌道。三是從醫科院校每年分配一些本科生到鄉鎮衛生院,提高醫護人員業務水平。加強對鄉鎮醫技人員的培訓,提高醫技人員隊伍整體素質。三是轉變服務模式,主動進村入戶開展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服務,使農民早防早治,減少大病發生率。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實行藥品招標采購,禁止偽劣藥品流入農村市場。對農民要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合理使用醫療基金。四是將鄉鎮合管員的人事、工資保留在原單位,交流至其它鄉鎮從事合管工作,以利于提高工作質量,確保報帳資料的真實性與公正性。
【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調查與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調查與思考08-15
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調查報告08-12
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的調查報告08-12
某縣糾風工作的調查與思考08-12
某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情況匯報08-12
某縣農村勞務開發的調查與思考08-16
*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踐與思考08-12
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匯報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