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筑縣域經濟發展的人才優勢的思考
**縣作為**重要的經濟大縣,要加快縣域經濟的發展步伐,實現“工業立縣、進入全省經濟實力十強縣”的戰略目標,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構筑縣域經濟發展的人才優勢,以人才的跨越式發展保證和促進全縣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一、提高思想認識,樹立人才興業理念,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要樹立三種新理念:一是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新理念。胡錦濤曾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務就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由此確立了人才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對此,我們必須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從戰略的高度,深化對人才價值的認識,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二是樹立人才興業的新理念。**縣地處湘鄂兩省交界,區位優勢不明顯,經濟基礎相對薄弱,要在這一基礎上加快經濟發展,全縣群眾實現全面小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取更及時、更扎實、更有效的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措施,提高各類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以事業吸引人才,以感情凝聚人才,以必要的待遇穩定人才。三是樹立“人才就是競爭力”的新理念。區域經濟發展,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誰占據了人才優勢,誰就擁有了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目前困擾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才資源嚴重不足、整體素質不高、分布不合理。抓好人才結構的調整優化,采取招攬、培養眾多的人才是確保縣域經濟持續發展的關鍵一環。對此,要進一步樹立“人才就是競爭力”的正確思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為經濟和社會發展多做貢獻。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人才工作機制,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制度保證。一是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建立縣人才工作協調小組例會制度。做好人才工作,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必須堅持縣委的集中統一領導。縣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定期召開例會要形成制度,切實把握人才工作的主動權。二是注重改進工作方法,建立相關職能部門跟蹤督導制度。搞好人才隊伍建設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努力增強工作合力,以形成齊抓共管、齊頭并進的工作格局。三是立足深挖人才潛力,建立人才工作獎懲激勵制度。挖掘各方面人才的潛力,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人才工作及人才自身發揮作用的獎懲激勵機制。鑒于**縣人才總量不足、素質偏低,尤其是高技術人才嚴重短缺的實際情況,可逐步建立完善“人才功臣獎”制度和“科技進步特殊貢獻獎”制度,注重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對在培養、吸引、使用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工作者和在學習、鉆研、推廣科技方面做出較大貢獻的科技工作者進行公開表彰獎勵,以推動全縣人才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三、構建創業平臺,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一是構建事業平臺,為各類人才充分施展才干提供用武之地。要聚集、吸引人才,就必須在打造事業平臺、優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使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縣是內地農業縣,經濟待遇比不上發達地區,在“感情留人”上受到很大限制。要立足于促進縣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到不僅用好的項目吸引資金,更注重用好的項目招攬人才;要有針對性地抓緊吸引、調配和補充一批緊缺人才和重點人才,同時集中部分資金認真抓好縣工業園區配套人才工程建設,使創新型人才能夠得到支持,創業型人才能夠獲得成功。二是構建流動平臺,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提供良好機遇。要針對**縣基礎薄弱加快發展任重道遠的實際加強人才工作。更要遵循人才市場規律,創新人才流動機制,不拘行業用人,破除人才單位所有、部門所有、地區所有,取消人才流動中的各種不合理限制,要變“單位人”為“社會人”,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三是構建服務平臺,為各類人才發揮潛能提供后勤保障。要牢固樹立為各類人才搞好后勤服務的觀念,想方設法優化人才服務環境,提高人才工作競爭力。縣鄉各級領導干部要努力使自己成為“人才之友”,人事部門要將自身建設成為“人才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