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鎮實施《科技進步法》情況調查
水陽鎮位于宣州區北部、金寶圩之東,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區面積184.68平方公里,39個行政村,7個街道居委會,685個村(居)民小組,2.56萬戶,8.75萬人。10.24萬畝耕地,5萬畝水面。
自《科技進步法》頒布以來,該鎮十分重視宣傳實施。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有共識,并把它列入“科教興鎮”工作的日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使全鎮農業科技事業生機勃勃,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實施《科技進步法》成績顯著
2002年水陽鎮主要農產品年產量已達到:油料1萬噸,棉花1.25萬噸,糧食4萬噸,畜禽40萬頭(只),水產品5萬噸(成蟹100萬公斤),蟹苗2億只,各類大棚蔬菜2萬噸。全鎮種養加收入比和一、二、三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40:55:5和50:30:20,即社會總產值和收入比例約為:農業2.5億元,工業1.5億元,第三產業1億元。全鎮8.75萬人口中,勞動力約4萬人。從業結構為:外出務工經商1.63萬人,養殖業0.5萬人,種植業1萬人,其他行業0.87萬人。
實施“科技興鎮”,推動科技進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抓好科技開發、應用、推廣,實現增產增效,是水陽鎮一貫的經濟工作指導思想。過去該鎮“家家糧油棉,戶戶小而全”,死種田、種死田,農民越種越窮;如今“家家農漁副,戶戶多經營”,種田靠科技,經營講效益,圍繞市場轉,農業非農化。種養加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公司+農戶”經營體制逐步形成,農業產業化從特色產品生產和經營突破(如河蟹、蟹苗、種鴿、水陽鴨腳包、禽翅、水陽醬瓜、水陽干子等),初步形成自己特有的產業鏈,開始從局部到整體發生轉化,具備了一定的發展好勢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經濟社會效益。
二、實施《科技進步法》主要做法
1、廣泛宣傳,提高認識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雖已是人們的共識,但廣大群眾的認識仍不深,為此,水陽鎮經常舉辦技術培訓班,召開廣播會,廣泛宣傳“發展科技”、“科技興農”、“科技興鎮”的重要意義,引導群眾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運用新技術,引進新品種,發展科技經濟。此外,還利用其它各種形式,把示范宣傳引向深入。首先是大力倡導各級干部要做科技進步的帶頭人,要把科技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把科技工作作為各單位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號召村級干部要帶頭學科技、用科技。鎮主要領導除親自部署科技工作外,還親自參與各項科技活動,經常與科技人員一起討論,擬定主攻目標和發展方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并鼓勵技術干部抓點指導,示范引路,全力推廣,將全鎮科技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其次是把科學技術推廣運用和農民利益結合起來,向廣大農戶深入宣傳,傳播技術和市場信息,使廣大農戶真正感受到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了眾多農戶主動尋求科技致富的積極性。他們中有的自費外出學習先進技術,有的把技術人員請進家門傳授技術,目前全鎮上下“學科技、用科技、愛科技”蔚然成風。
2、普及科技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素質
多年以來,水陽鎮一直把科技培訓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結合上級部門安排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活動,每年舉辦各類培訓班20多次,參訓人數5000余人次,發放各類科技資料近萬份,召開廣播科技講座26次,并認真做好《水陽農技》、《水陽漁業》、《調查研究》、《水陽經濟》等宣傳簡報的編寫發放工作,以一系列實際工作的開展,得到了村組干部和廣大農戶的一致好評,有力地推動了全鎮農(漁)業技術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應用。另外,該鎮還通過與高校合作,加大了對農(漁)技人員知識更新的投入和再學習、再培訓,使他們有效地發揮最大能量,為廣大農民服務,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科技進步。
3、抓科技示范,引導農業生產發展方向
科技示范戶、示范基地的建立對科技推廣起到以點帶面、事半功倍的作用。去年水陽鎮共確定鎮級示范戶50戶、科技示范村6個、科技示范基地3處,并確定小圩村為區科技局“1515”工程科技示范村?萍际痉吨饕δ茏バ缕贩N、新技術的示范、試驗及推廣。去年該鎮科技示范的主要內容有:安排160畝棉花新品種8033,300畝雜交水稻,50畝葡萄,300畝生態河蟹養殖,30畝蟹、甲魚、青蝦混養,1000畝幼蟹培育等?萍际痉队辛Φ赝苿恿巳傓r(漁)業生產朝高水平邁進。
4、抓新技術運用,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在原雁翅鄉、楊泗鄉使用殺蟲燈防治病蟲害基礎上,去年水陽鎮進一步推廣殺蟲燈的使用,全鎮投資46萬元,共安裝殺蟲燈1178臺。實行專人看管,定時開、關,對4萬畝棉花和4萬畝水稻進行物理防治,誘殺了大量棉鈴蟲、紅鈴蟲、地老虎、玉米螟、夜蛾,以及水稻螟蟲、飛虱、葉蟬等害蟲。據農技站檢測報告分析,這種物理防治害蟲、適當配合化學農藥防治做法,使畝用藥費用減少20元/畝,防治費用減少15元/畝,全鎮8萬畝棉花、水稻共節約總費用近百萬元,使農藥使用量減少50%以上,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效地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在多年摸索試驗基礎上,去年又在全鎮范圍內全面推廣了河蟹生態養殖,努力生產出優質個大的河蟹,預計效益提高25%以上,并不斷探索培育幼蟹技術,生產出優質河蟹苗種,成功注冊了“水陽江”牌優質蟹苗商標,申報獲得了國家科技部全國第二批“星火計劃名優特產品(銅牌)”稱號。另外一些蔬菜類等名優產品栽培技術也不斷得到推廣,新技術的運用大大加快了該鎮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去年水陽鎮共引進名特優新品種12個,試驗示范面積538.3畝。其中水產類4個,分別是:福壽螺、寬體金錢蛭(螞蟥)、梅花鱉和黃顙魚等,養殖總面積356畝。列入重點攻關的項目:寬體金錢蛭(螞蟥)的人工繁殖技術、黃顙魚人工養殖技術等,均獲得成功。特別是福壽螺項目試養繁殖的成功,對該鎮特種水產養殖的進一步健康發展將提供重要的物質(餌料)基礎保證,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寬體金錢蛭(螞蟥)的人工繁殖試驗結果,還得到了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兩位兩度來訪教授的高度評價。
該鎮還引進蔬菜類無公害栽培重點扶持項目新品種7個,包括:櫻桃番茄、日本紅秀小南瓜、五彩椒、蘆薈、蘆筍、川山紫和京署6號甘薯,因其品質佳,色彩艷麗,收獲上市后受到廣大消費者的一致好評,現已被一些高檔賓館作為高檔蔬菜列為烹飪佳肴,一些大型超市也十分歡迎這種甘薯的深加工產品。
水果類1個,即美國“紅艷”草莓,該品種是目前國際上正在推廣的一個優質草莓新品種。經過努力,安徽省黃河農業科技開發公司無償贈送水陽鎮1000株價值6000余元的原種苗,現落戶該鎮新建村,目前生長情況正常,將在正月結果,供應市場。
5、抓好宣傳工作與信息服務
去年該鎮對全鎮農業結構進行了一次深入摸底調查,對涌現出的先進典型進行了總結分析。自8月份起,由鎮廣播站舉辦“水陽經濟”專題宣傳節目,對引進成功的新品種、涌現出的先進典型、“農網”下載的有價值新信息技術,先后進行了廣泛宣傳!爸仃柟潯蔽镔Y交流會期間,又設展示臺,在公開展示水陽鎮農業結構調整最新成果的同時,特別推介、展示了該鎮引進成功的20多個新品種實物及大量圖片資料,散發新品種介紹資料1000余份,鎮廣播站也同時開展了系列宣傳報道。市、區有關媒體也多次對水陽鎮農業結構調整進行了重點宣傳,為推進該鎮農業品種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與農產品銷售渠道的暢通起到了積極作用。據統計,該鎮全年利用“一站通”向全國發布供求等有關信息共50余條,接到全國各地咨詢電話100多個,促進了新品種的引進,拉動了農副產品的銷售,實現了開通“一站通”的初步價值,受到上級有關部門表彰與農民朋友的贊揚。這些科技興鎮的做法,不僅有效地擴大了水陽鎮的知名度,還提高了全鎮群眾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對運用科技手段,發展農村經濟的信心和決心。
三、2003年實施《科技進步法》主要思路
(一)成立水陽鎮科技進步領導組。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鎮長任副組長,各有關技術部門負責人任成員。各工作站和行政村成立相應組長。形成全鎮一盤棋,層層建立責任制,各部門密切配合,一級抓一級,齊抓共管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發展的新局面,同時進一步完善科技工作考核、獎懲等配套文件,采用激勵措施,推進科技全面進步。上半年還將對去年科技進步取得優異成績的個人、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在全鎮再度掀起學用科技的熱潮。
(二)提高信息服務水平。以鎮信息服務站為主體,各村配備農業信息員,及時下載、發布有價值的政策、經濟、技術和農產品銷售的市場信息,制作水陽鎮農業經濟宣傳板塊。黨政辦創辦《調查研究》,產業辦創辦《水陽經濟》,鎮廣播站開辦“示范戶經驗”專題節目,為鎮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引導全鎮發展經濟,并定期宣傳農業結構調整新信息和先進典型事跡。
(三)強化科技服務力度。在抓好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范同時,不斷加大科技培訓力度。舉辦各類培訓班,采取村組培訓、黨校培訓、“綠證”培訓、農廣校培訓和專家講課相結合,重點傳授最新的種養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逐步培訓電腦應用技術,分層次進行。鼓勵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實體,支持、鼓勵科技人員率先致富。
(四)加大開發性投入,合理運用資金。增加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科技開發、應用、推廣的資金投入,教育、引導農民調整不合理的資金投向,政府將支農周轉資金、土地開發費、水面增保費及承包費資金集中管理,實現重點科技項目投入,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配合金融部門做好“信用村”、“信用戶”的評比工作,培養“誠信”理念,增強金融部門放貸信心。
(五)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遵循區劃調整后新水陽鎮整體發展、重點突破的思路,進一步加強小城鎮建設步伐,重點抓好村組公路、全鎮干線公路網、農村電網、專業市場建設,為科技開發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良好的內外部環境。今年鎮將投資4萬元,綠化鎮黨校和陽江敬老院;投資7萬元裝飾、綠化當鋪路旁花園;投資15萬元澆筑朝陽路停車場及地坪、公廁,還將鋪設1100平方米彩色水泥人行道、排水管;投資3萬元建設接通雁翅鎮郊兩端道路;投資4萬修通扁埂4村與鎮主干道路的連通等。集鎮門面房建設,水陽、雁翅、裘公、楊泗將審批新建近百幢門面房,進一步擴大集鎮規模,美化集鎮市容環境,創造條件,奠定基礎,為今后申報科技生態鎮綜合試點開發項目作前期準備。
(六)搞活流通,加快科技、經濟和經紀人隊伍培養步伐。重點是加大對特種水產品養殖示范隊伍建設和扣蟹銷售經紀人的培訓力度。在2003年初步建立起200戶特種養殖示范戶及500名農業經紀人隊伍的基礎上,下大力氣重點培養100名營銷大戶,逐步成序列地改變目前各類人員隊伍人數較多、規模較小、經營者素質較差的局面。
。ㄆ撸2003年科技進步試驗示范推廣主要項目、計劃、目標。
今年是科技和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全面實施、努力攻堅的一年,總體上要完成和達到整個目標的50~60%。具體規劃要落到實處,秘書網網址:6636.bak.cn組織體系和激勵制度全面生效,基礎設施省市區重點項目要爭取全面啟動建設。
——水產品銷售,以鎮河蟹培育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代理和帶動全鎮扣蟹、成蟹和其它水產品銷售。2003啟動鎮河蟹培育公司六個分公司水產品經營,重點完成1.5億只扣蟹和3500噸商品蟹銷售,基本穩住全鎮扣蟹和商品蟹外銷價格,確保農民穩定增收。
——徐村金錢蛭(螞蟥)爭取擴大到5畝,進行全人工孵化、育苗及成蛭養殖生長試驗和有關數據測定,努力在2—3年內,在華東地區率先突破人工養殖關。福壽螺養殖在全鎮普遍推廣,今年爭取擴大到100畝,2000萬只,產量500噸。黃顙魚擴大到100畝,10萬尾,產量10噸。南美白對蝦,本地青蝦混養面積擴大到1.5萬畝,產量100噸。野生梅花鱉養殖面積500畝,投放鱉苗10萬只,產量2.5萬公斤。
——新建村各類新品種蔬菜生產擴大到150畝,栗村蘆筍擴大到300畝,全鎮800畝,產值400萬元。
——光明村紅菱擴大到500畝,250噸,40萬元。
——乾興村花卉,陽江、符橋、徐村等10村草莓、美國紅提、黃提、牧草等生產,擴大到500畝,產值150萬元。
——中華絨鱉蟹扣蟹培育擴大到2.5萬畝,產量3億只,產值1.5億元。
——水陽鎮區錢德明品牌系列鴨腳包、禽翅生產,全鎮擴大到50萬只,產值90萬元。
——水陽鎮區袁氏系列“水陽干子”生產,全鎮擴大到2億塊,產值3000萬元。
——水陽鎮區曹氏品牌“水陽醬瓜”生產,全鎮擴大到50萬公斤,產值300萬元。
【鎮實施《科技進步法》情況調查】相關文章:
關于《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查08-12
關于《安全生產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查08-12
關于農業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查08-12
鄉鎮實施《科技進步法》情況匯報08-12
關于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貫徹實施情況的調查?08-12
法官法檢察官法實施情況報告08-15
XX鎮2005年《行政許可法》貫徹實施情況自查報告08-12
XX鎮2005年《行政許可法》貫徹實施情況自查報告08-17
關于《教育法》貫徹實施情況的匯報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