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硯山縣發展務工經濟的調查與思考
做實務工經濟文章開辟農民增收新路——關于硯山縣發展務工經濟的調查與思考 云南省硯山縣是一個漢、壯、苗、彝、回等11種民族聚居的國家級重點扶持縣。2003年末,全縣總人口440698萬,其中:農業人口403114人(男203566人,女199548人),占91.5%,具有勞動能力人口236734人(男119543人,117191人),其中16—35歲的壯勞力有125513人,全縣農村富余勞動力40000余人,約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17%,每年新成長的農村勞動力有0.5萬人左右。由于我縣人口多,耕地少,存在著很大的隱性失業問題,農村勞動力就業壓力很大,加之農業生產條件惡劣,農業對地方經濟的貢獻率不高,農民收入偏低。為促進農民增加收入,實現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追趕式、跨越式”發展目標,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農民增收目標,做實務工經濟文章,把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外出務工收入作為大事來抓、實事來辦,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拓展我縣農村勞務輸出空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2003年,硯山縣全年勞務輸出務工總收入3000余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3519萬元的5.6%,打工人均收入占全縣人均純收入1221元的5%左右。在今年年初,州委提出年內完成20萬人的勞務輸出目標,我縣結合實際,提出2004年有組織輸出10000人,實現農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標。為確保目標任務的實現,今年7月,縣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勞務輸出的意見》和《硯山縣農村勞務輸出工作考核辦法》,提出在2004年—2010年累計輸出農村勞動力8萬人,到2007年農村勞務收入將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8%,2010年將占到33%。
通過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協作和共同努力,我縣在發展務工經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強化政府服務職能,進一步提高了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縣委、縣政府在發展務工經濟方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方針,通過統籌安排,建立健全勞務輸出體系,提高了我縣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改變了以往農民工外出各敲各打的局面,確保勞務輸出人員“輸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八嘎鄉今年1—7月組織輸出一批農村富余勞動力到廣東、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務工,據該鄉郵政所提供的數據,在這批外出務工人員中,每月至少有90余人從外匯款回家,匯款總額累計高達12萬余元;阿基鄉的黑所村有勞動人口1003人,在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幫助下,全村外出務工人數95人,占勞動人口的9.47%,其中42%的外出務工人員是經過縣勞動部門培訓后到企業工作,收入穩定且較高,全村2003年因在外務工的匯款總額達60萬元之多,使該村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628元增至887元。2004年1—9月,全縣共輸出8474人,其中有組織的輸出的有1026人、引導輸出7448人,目前,我縣農民外出務工總收入已達4200萬元。二是建立了穩定的勞務輸出培訓基地。我縣依托農廣校、各鄉(鎮)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建立相對穩定的培訓基地。如平遠鎮現有16—35周歲的勞動力人口19001人,據調查統計,表示愿意外出務工的有2052人,該鎮利用興平職業中學(平遠二中)作為農村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學校的資源優勢,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普通話、法律法規、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培訓,為我縣的職業培訓開辟了新路子。三是建立了勞務輸出基地。將廣東的深圳、東莞和上海、昆明等地列為主要的勞務基地,與這些地區的勞動部門和職業介紹所建立了長期的協作關系,目前,我縣有條件、有能力外出的青壯年勞動力,只要到縣、鄉(鎮)勞動部門報名備案,基本都能安置。
與往年相比,我縣在勞務輸出方面呈現出一些新變化:一是務工經濟成為偏遠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硯山縣最大的苗族村寨平遠鎮獅子山村,在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帶動下,全村169戶人家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在本地和外地打工時間均超過70天,按每人每天12元的工錢計算,如果每戶有兩個勞動力打工,則每戶每年務工收入為1680元。八嘎鄉每月至少有90余人匯款回家,金額總計12萬余元。二是成為缺田少地農村群眾增收致富新的增長極。獅子頭村屬于江那鎮子馬村民委下轄的一個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戶337人,其中有勞動能力人口達200余人,人均占有耕地僅0.8畝,地瘦無田,且缺乏水源,難以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脫貧致富,貧困面較大,隱性實業問題很嚴重,為早日擺脫貧困,獅子頭村人拋開了思想包袱,在縣委、政府及縣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引導下,利用現有的勞動力優勢,大力發展務工經濟,全村每位勞動力平均每年務工在100天以上,村支書林德權家兩個兒子都在宏華水泥廠打工,月工資600—750元,全家全年人均純收入2000余元,務工在有效解決了溫飽問題的同時,使該村與其他自然條件好的村寨一道,邁出了勤勞致富奔小康的堅定步伐。三是成為農民群眾學知識、學技術的重要途徑。外出打工人員不僅靠打工掙錢,而且在打工的過程中,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學到了知識和技能,這些人回鄉后,可以用積累的資金和技術進行二次創業,帶動家鄉經濟的發展。者臘鄉克丘村民委克丘村小組全村83戶332人,有勞動力人口102人,人均占有耕地1.1畝,到今年8月止,全村外出務工人員48人,主要從事電子加工、零部件組裝、玩具制造等行業,最高月工資達1100元,最低750元,平均月工資800元;阿基鄉黑所村的農朝相,因外出務工,現已當上老板,月收入達萬元以上,每年都要從家鄉帶走幾十名剩余勞動力,保證帶出去的人有工打、有錢賺,成為當地外出務工而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目前,我縣發展務工經濟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把分散的農村富余勞動力組織起來,提高其勞動素質,并使我縣勞務輸出向市場化、產業化發展。根據存在的問題,結合我縣發展務工經濟的實際,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轉變政府職能,做好統籌規劃,與地方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相結合,做到有目標、有任務、有計劃。一是進一步抓好“訂單就業”,完善勞務輸出體系,使之規范化和制度化。對全縣的勞動力資源進行全面的摸底調查和分析處理,建立和完善縣、鄉(鎮)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并與發達地區的用工單位和職業中介組織建立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切實解決勞務輸出“有去處”的問題,為我縣勞務輸出朝著產業化、規模化奠定基礎。二是進一步完善勞務輸出體系和管理體系,盡快研究出臺關于建立硯山縣勞務市場的具體辦法,做好集技能培訓、思想教育、法律援助、跟蹤問效等為一體的全程服務,體現政府的服務職能和對農民群眾的人文關懷,維護打工農民的合法權益和生存狀態,解決農民外出打工的后顧之憂。三是處理好勞務經濟與地方經濟的關系,創新土地流轉機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把閑置土地和外出務工農民的撂荒地充分利用起來,通過調換、租賃等多種形式,將土地集中到大戶或能人手中,實現產業的規模效應,提高土地的利用價值;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的鄉鎮企業特別是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有計劃地吸納經過培訓后具有相應技能的農村富余勞動力,把農民變為“工人”。四是正確引導農村勞動力就業,廣泛宣傳,切實解決好“有人出去”的問題。針對部分青壯年寧愿餓守窮山窩,也不愿出去打工致富的觀念,建議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各鄉(鎮)選設的農村經濟發展協調員、市場信息員等相關農村經濟發展服務員的作用,利用廣播、趕集日等宣傳務工信息及致富典型,開設信息宣傳欄,召開回鄉過年務工人員座談會,深入農戶宣傳動員等形式,鼓勵農村青壯年大膽走出山門闖世界,到發達地區打工掙錢和學技術。
第二、是探索可行的扶貧勞務輸出資金補貼方式,切實解決農民“出得去”的問題。一是盡快研究出臺關于農村勞務輸出專項資金的籌集辦法和支出方式,用于對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培訓、指導、市場開拓、跟蹤服務等工作。二是建議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經費,采用無償或有償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全縣一定比例的特困外出務工人員進行補貼,使之成為我縣的一種扶貧新方式。三是盡快研究出臺我縣外出務工人員風險金的籌集和管理辦法,由政府出面擔保,對外出務工,補貼貧困農民解決沒有出門的路費和伙食等問題。
第三、建立完善的縣鄉(鎮)職業技能培訓網絡,讓務工農民“能出去”。盡快研究出臺硯山縣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辦法,確保外出務工農民具有一技之長,一方面,充分發揮勞動部門的職能作用,積極與鄉(鎮)黨委政府合作,根據掌握的勞動力資源情況,有針對性地分批分期地進行各種培訓,通過培訓,讓農民在短時間內了解外出求援方式、前往地區的風土人情、工廠的大致情況及簡單的職業技能。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扎實抓好“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工作,在學校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到“不求人人升學,只求人人成才”。
第四、統籌安排,堅持對外輸出與就地吸納相結合。一是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步伐,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加快實施城鄉統一的居民戶籍管理制度,推進城鎮化進程,把農民變為“市民”。硯山縣實施“小城鎮建設”戰略以來,縣城由1995年的2000m2到現在的5600m2,縣城人口由23090人增至35000人,縣城的發展壯大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為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農村人口和外來人口不斷增多。二是堅持“工業強縣”和“綠色經濟強縣”戰略,抓好農業產業化經營,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進一步增強我縣就地吸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能力。以稼依辣椒城為例,每年在稼依辣椒城內從事辣椒分級、拆把、包裝的人員年均保持在6000余人左右。三是堅持“項目立縣”、“項目興縣”,做好項目工作。我縣一批新項目的實施、大型工程的相繼開工為我縣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建議我縣在引進項目、吸引投資時,充分展示我縣的勞動力優勢,建立長期穩定的用工協議,做到項目建設和勞務輸出兩不誤。實踐證明,當地農民進入本地廠礦企業,不僅收入相對穩定,而且由于家庭經營農業的收入可以養家糊口,其工資收入基本屬于純收入,大大加快了我縣農民追趕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硯山縣發展務工經濟的調查與思考】相關文章:
對林區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08-12
對我縣勞務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08-12
××市發展民營經濟問題的調查與思考08-12
區發展海洋經濟的調查和思考08-12
xx市民營經濟發展的調查與思考08-12
石潭鎮勞務經濟發展調查與思考08-12
關于縣域經濟發展環境建設的調查與思考08-12
增強縣域經濟發展后勁的調查與思考08-12
石潭鎮勞務經濟發展調查與思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