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企業用工情況的報告
市人民政府關于全市企業用工情況的報告——2005年10月28日在某某人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某某人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我受某某人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會議做關于全市企業用工情況的報告,請審議。一、基本情況我市某某人工業園、旅游度假區、碧城工業區以及東村、方圓、鳳城等工業組團較大規模的企業有近500家,現有職工5.5萬人。近年來,我們積極做好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加大執法力度,規范用工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全市的企業用工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一是勞動用工秩序進一步規范。近年來,我們進一步加強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的作用,通過執法活動對一些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克扣工資、不簽勞動合同等違法行為進行了監察和查處。先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一體執法”和工資支付專項檢查、社會保險情況專項監察、改制企業專項監察、勞動合同專項監察等一系列監察執法活動。處理勞動保障舉報案件的力度進一步加強,1-9月份共受理監察舉報案件87起,全部結案。勞動爭議處理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以來,先后處理各類勞動爭議案件116起,其中,克扣工人工資案件52起,不給職工繳納保險29起,其中的一起案件由市勞動監察處依法處理。工傷、醫療保險等其它案件35起,案件處結率達98%。對2起影響較大的案件予以曝光處理,起到了震懾作用。為了進一步增強廣大企業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自覺性,我市還制定下發了《關于推行企業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定的意見》,根據企業的守法情況分成三個等級,從而促進企業依法用工。二是勞動合同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圍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督促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依法建立勞動關系,并對勞動合同進行認真審查,特別是對有關約定事項進行認真檢查,對違反《勞動法》有關條款的,堅決予以糾正,有效地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2003年以來,全市共鑒證勞動合同6000多份,全市改制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4%以上,私營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85%以上。三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2002年以前,我市企業社會保險征繳始終比較被動,特別是企業養老保險連年收不抵支,累計申請煙臺市調劑7281萬元,其中1998年某某市調劑給我市1171萬元。2003年以來,我市加大工作力度,企業養老保險全面實現了收支平衡,不再靠吃某某市調劑來發放離退休職工養老金,并保持每年都以較大幅度增長。2005年預計征收企業養老保險費6800萬元,比2001年增長183%,比去年增長29.8%;預計征收企業失業保險費400萬元, 比2001年增長219%;2004年收繳醫療保險費939萬元,截止到今年8月底,累計結余1924.25萬元;工傷保險自2004年7月開始征收,預計到2005年底可收繳100萬元。四是職業中介活動進一步規范。近年來,我們把清理整頓非法職業介紹活動作為促進依法用工的基礎性工作抓實抓好,先后會同工商、工會、公安等部門多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重點清理整頓非法職業介紹機構和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非法職介者,嚴厲查處那些倒買倒賣勞動力的非法職介活動,維護了我市勞動力市場秩序,保障了廣大求職者特別是外來務工者的合法權益。據統計,今年以來共檢查職業介紹機構8戶,用人單位46家。五是勞動力引進力度進一步加大。自2003年開始,我們把從外地引進勞動力作為解決我市“用工荒”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已建立招工基地11個,今年1-9月份共引進勞動力9426人,基本滿足了企業用工需要。在工作中,注重發揮各個層面的積極性,形成勞動就業部門、企業、鎮區街道齊心合力共抓勞動力引進。今年2月份,市政府召開了全市勞動力資源配置工作會議,將任務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在加大對外信息發布的基礎上,會同匯虹針織、蓮子制衣等50多家企業赴外地引進勞動力。3月5日組織11家企業參加了“山東某某2005年人力資源招聘和勞務輸入大會”。6月 29日,又組織14家企業在梁山縣舉辦“某某人市企業用工專場招聘會”。據統計,今年先后到四川、遼寧、河南及我省西部地區外出招工40多人次。2005年1月份,我們召開了全市外來務工人員表彰大會,對120名優秀外來務工者進行了表彰和獎勵,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六是企業用工氛圍基本寬松和諧。近年來,我們努力引導企業經營者在善待職工上下工夫搞投入,促使企業經營者在思想上實現由“企業養工人”到“工人養企業”轉變,統籌兼顧企業與職工的利益。引導企業搞好文化建設,2004年9月份,我們在新元廣場舉辦了勞動法頒布十周年文藝演出,組織了9個企業2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參加匯演,受到較好的效果,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活躍了職工的業余生活,增強企業凝聚力、向心力。2004年底某某人入世通毛衫公司、藝豐泰公司等十幾個企業舉辦優秀職工家長來某某人回訪企業和參觀旅游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充分肯定全市企業用工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應重視存在許多不足和問題。主要是:第一,部分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侵害外來務工者的合法權益,影響了某某人企業的聲譽。部分用人單位任意克扣、拖欠工資的現象比較嚴重。2004年全市受理的136件監察舉報案件中,工資方面達111件,占81.8%。有的企業規定外來打工者必須在本企業干滿一年到年底才能發工資;有的企業每月只發100元左右的生活費;有的發給帶密碼的存折,職工本人提不出錢;有的加班加點日均達3-4個小時;還有的扣押身份證等。特別是一部分無證經營企業、個體加工戶,問題尤為突出。另外,還有個別企業與勞動力輸出地政府私自簽訂協議,承諾在對方提供勞動力的條件下,在輸出地投資建廠,以此進行欺騙。這部分企業由于用工不守信譽,導致違法和信訪案件增加,嚴重影響了某某人的對外形象。第二,非法職業中介擾亂了我市的勞動力市場管理秩序。部分非法職業中介機構和個人私招亂雇。在外出招工時,承諾800-1000元的工資,而實際卻連600元也達不到,使招工時的承諾與實際嚴重不符。承諾的其他待遇也大都兌現不了。有的非法職業中介機構招工不辦理任何手續,甚至出現了介紹到一個企業后再轉手倒“賣”到其他企業的現象。還有的招用和涉嫌使用童工。同時對招來的勞動力不經勞動就業部門培訓,導致招來的職工素質差,文化層次較低,流動性大,不適應工作需要。第三,勞動力市場不健全,不適應勞動力就業的需要。勞動力市場是勞動力流動的主渠道,今年上半年通過勞動力市場引進5600多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經費投入,沒有建立相應的信息網絡,無法及時與外地互通用工信息,致使我市的勞動力市場遠遠不能適應用人單位的需求,嚴重影響了全市企業用工需求,使我市“有崗無工”的矛盾比較突出。第四,勞動監察執法力量薄弱,影響了勞動用工環境建設。長期以來由于受經費的影響,勞動監察辦公、辦案條件不能適應工作需要,同時由于執法環境不夠寬松,執法力度不夠等原因,一些違法行為不能及時查處,尤其是部分企業存在的不簽訂勞動合同,不繳納社會保險費,不落實工資發放制度等違反法律法規的問題,得不到有效及時地解決。第五,我市的勞動力在域內就業率較低。我市有相當數量的下崗失業職工和新成長的勞動力,但這部分人對就業抱有較高的期望,自身技能水平較低,同時由于部分企業存在不繳納社會保險費、不簽訂勞動合同、工資低且發放不及時等問題,影響了我市勞動力在市內就業的積極性,大多是自謀職業、外出打工,也是形成“有崗無工”的原因之一。第六,企業參保率低和工資水平低。我市私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入保率較低。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規模較大的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有300多戶,僅有130戶在保險經辦機構參保繳費,占全市私營企業總數的25%,職工參保率僅為8%。今年1—6月份,全市地方稅收前50名的企業,只有29戶參加了社會保險登記,各項保險費全部繳齊的僅有6戶,特別是部分規模較大的骨干企業不參保,不繳費,造成很壞影響。另外,我市的工資水平也較低,與周邊縣市區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三、下步工作措施第一,加大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力度。通過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宣傳,在全市形成一個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環境。我們計劃于11月份在全市開展“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月”活動。通過發表電視講話、開展街頭咨詢、深入用人單位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出動宣傳車、召開企業法人座談會等宣傳活動,引導企業的經營者樹立守法經營的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良好用人觀念,建立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加大正面典型的宣傳,特別是用工規范、職工各項待遇能夠落實、保險能夠按時繳納的企業,通過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為企業合理用工、依法用工創造良好的環境,樹立某某人對外良好形象。第二,加大勞動力市場建設。目前,我市正在建設新的人力資源市場,市場建成后,將為滿足全市企業用工需要建立良好平臺。同時,我們將進一步按照“三化”標準,加強內部管理,完善服務內容,提高工作水平,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失業保險、技能培訓、勞動保障事務代理“一站式”就業服務,努力促進勞動力市場的有序運轉。第三,進一步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優化就業環境。將會同工商、公安、工會、經貿、廣播等部門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勞動用工執法檢查活動,重點檢查用人單位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特別是對那些無證經營、私招亂雇的非法職業介紹、招用童工等問題,排除干擾,加大處罰力度,依法取締。加大勞動監察舉報專查力度,對群眾舉報的企業違法案件及時查處,依法給予行政處罰,對一些影響惡劣的重大案件給予曝光處理。進一步健全勞動保障、工會、經貿三方協調機制。我們計劃與有關部門配合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進行集中檢查,特別是職工工資是否發放到位及時、保險費是否繳納、各項待遇是否落實等問題要逐一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下大力氣規范各類職業中介活動。規范用人單位發布廣告行為,依法取締從事非法職業中介活動的機構。第四,進一步加大勞動力引進和市內勞動力資源的配置力度。一是進一步挖掘市內勞動力資源潛力。開辟園區企業用工電視宣傳和信息專欄,免費為園區企業發布用工信息,免費辦理用工手續,引導新成長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就近就業。深入挖掘農村勞動力資源,吸引農村剩余勞動力到園區企業就業。二是積極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戰略,鞏固已有的勞務合作基地,建立新的勞務合作基地,大力引進外來勞動力來我市就業。三是搞好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工作。深入各類職業學校,摸清各類畢業生的基本情況,鼓勵引導畢業生到園區就業,規范用人單位招用畢業生,依法通過勞動力市場辦理招用手續。第五,做好外來勞動力的跟蹤服務工作,努力為外來務工人員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一是強化技能培訓。對企業招來的工人,都要進行崗前培訓;二是定期到企業了解外來務工者的工作、生活情況,及時解決他們的困難;三是定期請勞務輸出地的勞動保障部門和外來務工者的家長到我市參觀考察,及時向他們通報企業有關情況;四是做好外來勞動力勞動合同簽訂服務工作,依法維護其自身權益。從職工引進中的登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簽訂合同、建立檔案、跟蹤監督等實行一條龍免費服務;五是教育和引導企業法人依法經營,依法維護職工的權益。通過不同的形式召開企業法人培訓班、座談會,引導他們樹立視職工為親人的意識,建立起良好的勞動關系,做到既要引進工又要留住工。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市企業用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企業用工方面的違法情況和企業用工不足問題仍然存在。我們堅信,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在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通過扎實工作,密切配合,我市的企業用工將更加規范和諧,將為我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謝謝!【市人民政府全市企業用工情況的報告】相關文章:
市企業用工情況調查分析和建議08-24
企業用工情況調查報告08-24
市排污企業調查情況_[實習報告]08-15
澄海區企業用工情況調研報告08-12
***市人民政府致全市環衛工人的慰問信08-15
市排污企業調查情況08-12
市食品企業情況普查報告08-11
市人民政府防汛抗災工作情況匯報08-19
澄海區企業用工情況調研報告_[實習報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