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小工作總結
四都鎮農村基層組織“三小”隊伍建設工作總結 近年來我鎮針對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在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在全鎮農村中廣泛開展“抓‘三小’(即農村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和計生協會女組長等)促發展活動,加強對全鎮570多“三小組長”的隊伍建設和整合,使農村“三小組長”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作用進一步發揮,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了組織保證。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農村經濟結構的全面調整,農村基層組織承擔的各種任務更艱巨復雜,村級干部面臨著完成任務難和為民辦實事難的窘境,農村中的黨群干群關系日趨緊張。面對這種狀況,我鎮村級組織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顯示和發揮了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的堡壘作用。之所以能形成這種局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加強基層干部隊伍的建設,把發揮黨小組長、村民小組長、計生女組長的作用作為壯大村級組織工作力量的主要措施,平時把計生、征兵、綜治、矛盾糾紛調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直接分配給小組長去處理和落實。抓好“三小”促發展活動關鍵在鎮,重點在村,基礎在組。近幾年來,全鎮“三小”隊伍被“賦閑”現象日益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層組織戰斗力,是一種農村人才資源的流失和浪費。因此,抓好“三小”隊伍建設,發揮好“三小”隊伍作用,有助于農村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和完成;有助于農村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有助于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有助于后備干部的鍛煉培養。有助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步伐;有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目前,全鎮按有村民小組長290名、黨小組長71名、計生小組長209名,而我鎮村兩委干部132名“三小”占村兩干部54%有一部門被確定為村級后備干部加以培養,全鎮非黨村民小組長提出入黨申請占非黨小組長總數的27.3%,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占非黨小組長總數的22.9%。以農村黨支部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得到加強,基層工作網絡進一步延伸和完善,各項工作得到較好落實。 ——增強了村級組織活力。通過“三小”建設,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村級工作新格局,許多工作直接落實在具體責任人身上,減少了“斷層”和推諉扯皮現象,村級組織的活力進一步增強。各村通過“三小”設立工作網點,吸收“三小”組長、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協助村兩委開展工作,變過去少數人工作為現在多數人“當家”,使農村各項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實。通過“三小”組長直接和各家各戶面對面打交道、做工作,消除了鎮村工作上的“死角”和“盲區”。 ——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在全鎮“三小”組長中,黨員占28.3%,他們在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勤勞致富、民主管理、優生優育等方面發揮宣傳員、督導員、領航員、服務員和調解員的“五員”作用,帶動和促進了農村三個文明建設。 ——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三小”工作網絡的建立,使鎮村干部工作方式實現了從行政命令向服務引導方式的根本轉變,工作取向由對上負責向既對上負責又對下負責的轉變,干部精力真正用在踏踏實實為群眾謀利益上。鎮村組織通過“三小”工作網點,拓寬了聯系群眾的渠道,增加了群眾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機會,增強了村級事務的透明度,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促進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干部中經常受教育、使群眾長期得實惠、干群不斷增合力的長效工作機制形成。 ——促進了農村生產的發展。“三小”工作網絡不僅使生產發展項目直接落實到組、抓到戶,而且使黨的富民政策和致富信息傳達到千家萬戶,減少了政策執行“走彎路”和“中梗阻”的現象。“三小”人員與村民毗鄰而居,朝夕相處,農民在產前、產中、產后遇到的一些困難和問題能通過“三小”人員及時向上反饋和協調解決。“三小”人員配合鎮村開展技術培訓、現場示范、產品營銷等工作,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基礎,受到村民普遍歡迎。 ——推進了鄉風文明建設。通過強化“三小”組長的民主管理、政策宣傳、信息交流、文化傳播等功能,黨的富民政策、婚育、道德、文明新風尚及時深入千家萬戶,農村形成了“比誰家勤勞富有、比誰家文明時尚”,不甘落后、艱苦創業、勤勞致富的良好社會風氣。農村矛盾和糾紛及時得到發現和排查化解,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行政村創安全合格率達90%以上。農村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三小”人員帶頭開展的“道德評議”、“平安家庭”、“婚育新風”、“祠堂文化”等精神文明載體活動,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和新景象。【三小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高三小組評價管理規定08-20
關于三小車整治工作的情況總結08-12
師范三小學雷鋒典型事跡材料08-23
壯族三月三小學生作文07-06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讀后感08-22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讀后感08-05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讀后感03-22
小學師德師風演講稿:走進三小終不悔08-24
《我們只不方便三小時》讀后感3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