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土資源局十五期間工作總結
國土資源局十五期間工作總結 “十五”期間是**申奧成功后,朝陽區實施“三化四區”建設、全力推進奧運工程建設的關鍵階段,2005年也是**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體制改革的第一個年頭。五年來,區國土局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的領導下,繼續以區領導提出的“創新體制,提高效率,當好參謀,促進發展”要求為朝陽區國土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本著為朝陽區社會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服務好的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切實履行土地利用、管理、經營職能,積極促進朝陽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國土局在五年來的土地管理工作中認真研究并處理了土地管理市場化體系的建立與城市整體發展建設的關系。這是全面提高土地管理水平的重要環節。我們圍繞這一環節重點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貫徹國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堅持國土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土地,合理利用土地,依法管理土地,積極推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1、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各項土地管理、利用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我區目前執行朝陽區2002—2010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這項規劃是在我局2001年組織開展的朝陽區第二次土地利用詳細調查獲得的數據的基礎上進行的。 2、我區占地約470.6平方公里。自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共完成城鎮國有土地登記發證2744宗,面積13467公頃。其中:劃撥土地1299宗,面積10712公頃;出讓土地1445宗,面積2755公頃。集體土地登記發證18宗,面積55公頃。辦理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1267件。完成城鎮國有土地地籍調查土地面積137.5平方公里。 目前全區正在組織農村集體土地的調查登記發證工作,預計從六月初開始到2005年底約用7個月左右的時間完成該項工作,建立農村集體土地地籍基礎數據庫。 3、加強建設用地管理,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和建設用地審批管理的初審上報工作,以保證我區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十五”期間,全區共完成131個建設項目的征地轉居轉工工作,征地面積3711.8724公頃,轉居25233人,轉工16104人。 其中市區重點工程如京承路、京沈路、高安屯垃圾處理中心、小紅門污水處理廠等13個項目,征地面積1510.6289公頃,轉居18584人,轉工11820人; 基礎設施如地鐵5號線、五環路等10個項目,征地面積230.9879公頃,轉居3654人,轉工2485人; 綠隔項目如奧林匹克花園、東風家園等55個項目,征地面積1583.7701公頃,轉居9538人,轉工4406人 經濟適用房項目如翠城、定福家園、朝陽新城等3個項目,征地面積152.5284公頃,轉居3356人,轉工2260人, 奧運場館及森林公園建設征地面積758.6077公頃,轉居4327人,轉工2678人。 二、加強土地利用、經營工作,作好朝陽土地儲備及一級開發工作,加強土地市場化機制。 為進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加強國有土地資產的管理,“十五”期間全國各地陸續建立土地儲備制度,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通過市場配置土地資源,增強政府對土地市場的調控能力。 為貫徹落實土地儲備制度,朝陽區于2002年11月5日正式成立**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朝陽區分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或委托有資質的開發企業實施本區范圍內的國有土地及農村集體土地的收購、征收、土地一級開發等工作,并對已完成土地一級開發的土地做好入市交易的前期工作。 1、成績和經驗 “十五”期間,分中心在區政府、市中心及有關單位的指導和關心下,各項業務工作已逐步展開,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1)初步完成朝陽區土地儲備后備資源的調查統計工作,并建立土地儲備項目庫 分中心成立以來,一直注重基礎工作的開展,對朝陽區土地儲備的后備資源進行了調查、統計和分析,初步建立了近期朝陽區擬進行土地儲備開發的項目庫。項目庫涵蓋城市中心大團、邊緣集團及第一個綠化隔離帶地區周邊各鄉等,包括國有土地面積約700公頃,集體土地面積約3000公頃。根據調查結果,分中心初步掌握了朝陽區未來幾年土地開發的數量、用途結構和空間布局。 (2)完成**商務中心區NW07-1地塊土地一級開發及公開出讓工作 **商務中心區NW07-1地塊是分中心成立后啟動的第一個土地一級開發項目。該地塊位于朝陽區關東店地區,**商務中心區的西北部,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19975平方米,用地范圍內有原朝陽區糧食局、**市工商局朝陽分局、**電器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用地單位及部分居民,總拆遷量約為3.3萬平方米。從2003年3月起的一年多時間里,分中心先后完成了該地塊的規劃、市政咨詢、拆遷及拆除等工作,并將該地塊推向市場進行公開交易。 2004年6月,**商務中心區NW07-1地塊公開招標出讓工作結束,SOHO中國有限公司以人民幣7.14億元中標,超出底價約7300萬元。該地塊招標出讓的成功給朝陽區財政帶來約3.1億元的收入,并為朝陽區全面實施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奠定了基礎。 (3)實施朝陽區和平一、二、三村土地一級開發工程拆遷工作 2004年年初,分中心根據朝陽區政府的指示,啟動了和平一、二、三村土地一級開發的前期準備工作。在先后取得市國土局批準、發改委立項批復、規劃意見書變更等手續后,于2004年12月6日正式動遷。目前,和平一、二、三村地區共有2003戶居民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占總數的38.49%;非住宅拆遷有25家單位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簽約拆遷建筑面積約20700平方米,約占非住宅拆遷總面積的98.57%。 (4)把握全局,突出重點,逐步推進朝陽區土地一級開發工作的開展 分中心作為朝陽區開展土地儲備工作的職能單位,其主要職責是保證全區土地儲備開發及供應量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十五”期間,分中心一直按照“把握全局,突出重點,逐步推進”的原則,在控制總量的前提下,鼓勵開發企業帶資實施土地一級開發,重點協助推進各重點功能區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工作的開展。目前,奧運森林公園平衡資金用地已取得了市國土局的批準及市發改委的核準批復,正在辦理規劃意見書。東壩邊緣集團和溫榆河綠色生態走廊土地一級開發的前期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 2、不足和問題 土地儲備制度是國家在“十五”期間推出的土地供應方式的重大改革,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分中心在工作開展中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1)土地一級開發政策不明確,前期審批程序不順暢 由于我市土地儲備制度剛剛建立不久,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的前期審批程序尚未完全理順。因此,很多土地一級開發項目的前期審批不確定性很大,且周期很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區土地一級開發工作的全面開展。 (2)征地拆遷工作成為土地一級開發的瓶頸 土地一級開發的主要工作是征地拆遷和市政建設,由于當前的征地拆遷政策法律制度本身有待于進一步完善,以及征地和拆遷的大環境差等因素,目前征地拆遷已成為土地一級開發工作的瓶頸,我們認為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于建立一套真正科學有效的征地拆遷法律制度體系。國土資源局十五期間工作總結一文由www.baimashangsha.com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國土資源局十五期間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08-13
國土資源局的實習報告06-23
國土資源局工會工作總結08-13
國土資源局2005年工作總結08-06
國土資源局2005年工作總結08-16
國土資源局安全生產工作總結08-24
國土資源局工作總結及工作打算08-13
國土資源局2005年工作總結08-13
縣國土資源局2006年工作總結08-13